合欢铃

合欢铃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gě huān líng1.古代婚礼中所用的铃。取其音声和谐以象征夫妇和睦。参阅《通典.礼十八》引汉郑众《婚礼谒文赞》。

吏曹

吏曹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 cáo1.官署名。东汉置,掌管选举﹑祠祀之事。后改为选部,魏晋以后改称吏部。参阅《通典.职官五》。 2.泛指官吏。

啸叶

啸叶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o yè/xié1.以叶片置于口中吹奏。《旧唐书.音乐志二》:"啸叶,衔叶而啸,其声清震,橘柚尤善。"或曰卷芦叶为之,形似笳首。参阅《通典.乐四》。

四推

四推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tuī1.古代皇帝躬耕有三推之礼,是表示重农而举行的一种仪式。历代相沿,至清胤祯(雍正)又加一推,以后相沿为四推。见《清通典.礼吉四》。参见"三推"。

大功

大功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gōng1.大功业﹐大功劳。 2.奖励用语。 3.丧服五服之一﹐服期九月。其服用熟麻布做成﹐较齐衰稍细﹐较小功为粗﹐故称大功。旧时堂兄弟﹑未婚的堂姊妹﹑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众孙﹑众子妇﹑侄妇等之丧﹐都服大功。已婚女为伯父﹑叔父﹑兄弟﹑侄﹑未婚姑﹑姊妹﹑侄女等服丧﹐也服大功。参阅《仪礼.丧服》﹑《清通典.礼服制》。

太卜

太卜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bǔ/bo1.官名。为殷六太之一。周时属春官﹐为卜官之长。秦汉有太卜令。北魏有太卜博士。北齐有太卜局丞。北周有太卜大夫。隋唐设太卜令。宋以太卜隶司天台﹐不置专官。参阅《通典.职官七》﹑《续通典.职官七》。

太史

太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shǐ1.官名。西周﹑春秋时太史掌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和天文历法等。秦汉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时星历。魏晋以后﹐修史之职归著作郎﹐太史专掌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为太史局﹐宋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元改称太史院。明清称钦天监;修史之职归之翰林院﹐故俗称翰林为太史。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2.复姓。汉末有太史慈。见《三国志》本传。

太宰

太宰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zǎi1.相传殷置太宰。周称冢宰﹐为天官之长﹐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春秋列国亦多置太宰之官﹐职权不尽相同。秦﹑汉﹑魏皆不置。晋以避司马师讳﹐置太宰以代太师。北周文帝依《周礼》建六官﹐置天官大冢宰卿一人。隋唐均无此官。宋崇宁间﹐改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靖康末复故。参阅《周礼·天官·大宰》﹑《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二》﹑《文献通考·职官二》。 2.三代掌馔之官。 3.明......更多

太常

太常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cháng1.古代旌旗名。 2.官名。秦置奉常﹐汉景帝六年更名太常﹐掌宗庙礼仪﹐兼掌选试博士。历代因之﹐则为专掌祭祀礼乐之官。北魏称太常卿﹐北齐称太常寺卿﹐北周称大宗伯﹐隋至清皆称太常寺卿。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通典.职官七》。

太府

太府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fǔ1.官名。《周礼.天官》有大府﹐掌府藏会计。秦汉并其职于司农少府。南朝梁置太府卿﹐专管皇室的库储出纳。北齐曰太府寺。北周有太府中大夫﹐掌贡赋货贿。唐曾改太府为外府﹐掌国家钱谷的保管出纳﹐旋复旧。宋以太府半属国家行政﹐半属宫廷事务。辽﹑金﹑元改宋以前的太府寺为太府监。明废。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678 共7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