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弦

摧弦的同义词反义词
cuī xián1.相传古代锺子期听俞伯牙弹琴﹐能从琴音里得知伯牙心中想的是高山或是流水。子期死后﹐伯牙绝去琴弦﹐不再弹琴。事见《吕氏春秋.本味》﹑《列子.汤问》。因以"摧弦"为悼念知音的典故。

昭余祁

昭余祁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o yú qí1.古泽薮名。在今山西省祁县西南﹑介休县东北。是《周礼.夏官.职方氏》的并州薮,《尔雅.释地》的十薮之一。《吕氏春秋》作大昭,《淮南子.墬形训》作昭馀,都是九薮之一。《汉书.地理志》改称"九泽",《水经注.汾水》称近邬县(今介休县东北)者为邬泽,俗名邬城泊,近祁县者为祁薮。唐宋时只有邬城泊见于记载,并日渐涸塞。元初在祁县东南浚得细水溉田,称为昭馀池,此后时塞时溢。

月令

月令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líng/lǐng/lìng1.《礼记》篇名。礼家抄合《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之首章而成。所记为农历十二个月的时令﹑行政及相关事物。后用以特指农历某个月的气候和物候。 2.排列一年十二个月时令﹑节气的历书。 3.月令的变化是由天地所主宰的﹐故亦借指命运﹑天数。

术施

术施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ù/shú/zhú shī1.述说和施行。《吕氏春秋.士容》:"今者,客所弇敛,士所术施也;士所弇客所术施也。"高亨《诸子新笺.吕氏春秋》:"此言客所收而藏之士所述说而施行之也。"一说犹跅弛。谓不遵礼度﹑放纵不羁。参阅?_猷校释。

杂家

杂家的同义词反义词
zá jiā/gū/jie1.战国末至汉初折衷和糅合各派学说的学派﹐为九流之一。亦指此派学者。代表著作有《吕氏春秋》和《淮南子》。 2.古典目录学中的一个类别。 3.指知识广博﹐对多种学科均有一定研究并能融会贯通的人才。相对于学科专家而言。

束脯

束脯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ù fǔ/pú1.春秋时晋大夫赵盾猎于首山,见桑荫下有饿人,赐之肉脯,受而弗食。问其故,曰"臣有老母,将以遗之",赵盾复与之肉脯二束。后翳桑之饿人为晋灵公甲士,灵公将杀赵盾,甲士倒戈,护之逃走。事见《左传·宣公二年》﹑《吕氏春秋·报更》。后以"束脯"为施恩获报的典实。

椎琴

椎琴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ī/chuí qín1.把琴击破。典出《吕氏春秋.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絶弦,终身不复鼓琴。"后因以"椎琴"比喻失去知音。

河豕

河豕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 shǐ1.据《吕氏春秋.察传》载,卫人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以为"三豕"当是"己亥"之误,两者形似,因而致误。后因以"河豕"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因文字形近而造成的错误。

海上逐臭

海上逐臭的同义词反义词
hǎi shàng/shǎng zhú chòu/xiù1.典出《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后用以喻人嗜好怪僻。

狐父

狐父的同义词反义词
hú fù/fǔ1.古地名。以产名戈着称。 2.《吕氏春秋.介立》:"东方有士焉,曰爰旌目,将有适也而饿于道。狐父之盗曰丘,见而下壶餐以餔之。爰旌目三餔之而后能视,曰:'子何为者也?'曰:'我狐父之人丘也。'爰旌目曰:'嘻!汝非盗邪,胡为而食我,吾义不食子之食也。'两手据地而吐之不出,喀喀然遂伏地而死。"后因以"狐父"指盗贼。
678910 共13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