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梅
出梅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ū méi梅雨结束的日期。中国江淮一带梅雨通常在7月8-12日结束。有些年份出梅期会延迟,如1954年到8月2日才出梅,梅雨期持续达63天。梅雨结束后,绝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盛夏高温季节。
别息
别息的同义词反义词
bié xī1.谓分辨不同季节动植物的生息繁衍情况。
劝农
劝农的同义词反义词
quàn nóng1.鼓励农耕。 2.古代政府官员在春夏农忙季节,巡行乡间,劝课农桑,称劝农。 3.官名。古代负责鼓励督促农业生产的官吏。
双抢
双抢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āng qiǎng/qiāng/chēng1. 指抢收抢种。如:双抢大忙季节。
变火
变火的同义词反义词
biàn huǒ1.相传古代钻木取火,一年之中,随着季节的变换,取火的木材也相应变换,称"变火"。语出《周礼.夏官.司爟》:"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郑玄注:"郑司农说以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贾公彦疏:"火虽是一,四时以木为变,所以禳去时气之疾也"。孙诒让正义:"谓五时各以其木为燧,钻以取火。《庄子.外物篇》云'木与木相摩则然'是也。"
夏眠
夏眠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mián又称“夏蛰”。动物对炎热和干旱季节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为不活动、体温下降和进入昏睡状态。如肺鱼、沙蜥、草原龟、黄鼠等。
大秋
大秋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qiū1.指秋收季节。 2.指大秋作物或大秋的收成。 3.唐代刑部尚书的别称。
大陆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lù xìng qì hòu受大陆影响而发生剧烈变化的气候。其特征为:冬寒夏暑,昼热夜凉,降水少,空气干燥。一般离海远,纬度高的地区最为明显。如新疆地区在盛夏季节,清晨凉爽,中午炎热,故有“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
天行时气
天行时气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xíng shí qì行:流行;时:季节,气候;气:疫气,疾病。因气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病。
季风洋流
季风洋流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 fēng yáng liú印度洋北部特有的洋流。洋流随印度洋季风的更替而有季节性的流向转变。夏季洋流在西南季风影响下,作顺时针方向向东流;冬季洋流在东北季风影响下,作逆时针方向向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