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琶
凤琶的同义词反义词
fèng pá1.凤首琵琶。琵琶顶部状如凤首,故称。
华彦钧(1893-1950)
华彦钧(1893-1950)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huà/huā yàn jūn (1893-1950)民间音乐家。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人。自幼从父学习音乐,能奏琵琶、二胡等多种民族乐器。曾为道士和吹鼓手,三十五岁双目失明后沦为流浪艺人。人称“瞎子阿炳”。传谱有二胡曲《听松》、《二泉映月》和琵琶曲《昭君出塞》等。1950年由其本人演奏,经录音整理后出版唱片及乐谱《阿炳曲集》。
南戏
南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 xì也称“戏文”。宋元时流行在中国南方的戏曲艺术。因最初形成于温州(今属浙江),故也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萌芽于民间歌谣、小曲,曾受诸宫调和宋杂剧等影响。北宋末、南宋初已形成,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音乐上以南曲为主。剧本今知约二百种,全本留传的仅《张协状元》、《小孙屠》、《荆钗记》、《琵琶记》等十多种,另有数十种存有残曲。
善才
善才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 cái1.亦作"善财"。 2.唐代琵琶师之称。唐元和中,曹保有子善才,精通琵琶,因以"善才"称琵琶师。见唐段安节《琵琶录》。
四天王
四天王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tiān wáng1.佛经称帝释的外将,分别居于须弥山四埵,各护一方,因亦称护世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咤),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瑠璃),身青色,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红色,执羂索;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执宝叉。旧时寺庙山门两旁多塑四天王像,身形高大,面目狰狞,又称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参阅《法苑珠林》卷五三﹑《三界诸天会名》﹑《经律异相》卷一《四天王》。
四弦
四弦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xián1.指琵琶。因有四弦,故称。
圆腹
圆腹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fù1.指琵琶。
夕阳箫鼓
夕阳箫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yáng xiāo gǔ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等。琵琶曲。全曲描写夕阳西下、渔舟晚归、橹声水韵、江山如画的情景。1923年大同乐会将此曲改编为丝竹合奏曲,更名《春江花月夜》。
小忽雷
小忽雷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hū léi1.唐代乐器名﹐形似琵琶。 2.清孔尚任﹑顾采合撰有《小忽雷》传奇二卷﹐以小忽雷为全剧线索﹐写唐梁厚本同郑盈盈的婚姻遭盈盈之兄及仇士良破坏﹐几经周折﹐终于团圆的故事。
山口
山口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 kǒu1.山与山交会的隘口。 2.山中洞口。 3.琵琶﹑三弦之类乐器上端架弦处。箫管的吹窍也称"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