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毒

亭毒的同义词反义词
tíng dú/dài1.《老子》:"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一本作"成之熟之"。高亨正诂:"'亭'当读为'成','毒'当读为'熟',皆音同通用。"后引申为养育,化育。

仡佬族

仡佬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lǎo zú1.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唐宋史书中写作"葛僚"﹑"仡僚"﹑"佶僚"﹑"革老"﹑"仡佬"等,统称为"僚"。散居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约43.8万人(1990年)。语言属汉藏语系,用仡佬语,无文字,通用汉语和当地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语言。信仰原始宗教。历史上长于铸造青铜器,精于纺织。传统节日有仡佬年、吃新节。主要从事农业。

信德人

信德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xìn/shēn dé rén巴基斯坦的民族之一。少数分布在印度。约1850万人(1985年)。原说信德语,现通用乌尔都语。在印度的信印度教,在巴基斯坦的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渔业和牧业,少数从事手工业。

兼韵

兼韵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 yùn1.近体诗用韵的一种方法。指同一首诗中﹐兼用通用韵部的字押韵。

凡语

凡语的同义词反义词
fán yǔ/yù1.指普遍通用的语词。 2.谓平常的言语。

南诏

南诏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zhào古国名。唐代以乌蛮为主体,包括白蛮等族在今云南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原为六诏之一,因地处五诏之南得名。公元738年,皮逻阁得到唐朝支持统一六诏。全盛时辖滇、川南、黔西。多民族杂居。通用汉文,采用官制,流行佛教。902年覆灭。

喀斯特高原

喀斯特高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 sī tè gāo yuán世界著名岩溶地形区。在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地面岩石嶙峋,地下溶洞发育,岩溶地形典型。因此,国际上采用“喀斯特”(原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作为岩溶地形的通用名称。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jì biāo zhǔn lián xù chū bǎn wù hào/háo英文为internationalstandardserialnumber,缩写为issn。国际通用的连续出版物识别代码。适用于连续出版发行的印刷或非印刷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年报以及各种学会会志、记事、会报、汇刊和丛刊等。由冠以issn字符的八位数字组成,前后四位数之间用“-”隔开。

土族

土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tǔ zú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9.3万人(1990年)。用土语,有文字,通用汉文、藏文。信藏传佛教。喝酥油奶茶。精养良马,骑术高超。传统节日有擂台会、丹麻戏会、“纳顿”(庆丰收会)。主要从事农业。

埃塞俄比亚人

埃塞俄比亚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āi sè é bǐ yà rén非洲之角和东非地区部分民族的总称。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吉布提,部分分布在埃及、苏丹等国。约4300万人(1984年)。通用阿拉伯语。多信基督教,属科普特派;部分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678910 共13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