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制诰

知制诰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ī/zhì zhì gào1.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用作官名。唐初以中书舍人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则称某官知制诰。开元末,改翰林供奉为学士院,翰林入院一岁,则迁知制诰,专掌内命,典司诏诰。宋代因之,为清要之职。明代翰林学士或内阁学士,得兼此职。清代废。

禁寺

禁寺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jìn sì1.犹省寺。公卿官署,如中书省﹑门下省﹑太常寺﹑鸿胪寺等。

站户

站户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n hù1.元代服役于站赤之户称站户。属通政院与中书兵部﹐并置驿令﹑提领等官管辖﹐不与民户相混﹐如有缺﹐由民户签补。每一提领所领站户﹐多则二三千﹐少则五百至七百。

纶阁

纶阁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n/guān gé1.中书省的代称。为代皇帝撰拟制诰之处。

舍策追羊

舍策追羊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ě cè zhuī yáng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

行省

行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xíng/háng shěng/xǐng1.古代中央政府派省官出使地方称行省。 2.借指该省官。 3.元代除京师附近地区直隶于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外,又于河南﹑江浙﹑湖广﹑陕西﹑辽阳﹑甘肃﹑岭北﹑云南等处创设十一行中书省,作为普遍分设全国各地区的中央政务机构,简称十一行省,置丞相﹑平章等官以总揽该地区的政务。行省遂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的名称。明清以后虽不采用行中书省的制度,而行省(或简称省)之名已在习惯上代表大行政区,沿用至今。

解事舍人

解事舍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ě/jiè/xiè shì shè/shě rén1.唐姚崇任中书舍人时精明能干,时号"解事舍人"。

郭子仪(697-781)

郭子仪(697-781)的同义词反义词
guō zǐ yí (697-781)唐代大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叛将史思明。肃宗即位后,任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先后收复长安、洛阳。因功升中书令,又进封汾阳郡王。代宗时说服回纥统治者与唐联兵,以拒吐蕃。德宗即位,尊为尚父,罢兵权。

阁老

阁老的同义词反义词
gé lǎo1.唐代对中书舍人中年资深久者及中书省﹑门下省属官的敬称。五代﹑宋以后亦用为对宰相的称呼。明清又用为对翰林中掌诰敕的学士的称呼。

鹓阁

鹓阁的同义词反义词
yuān gé1.中书省的别称。
678910 共24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