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
致良知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liáng zhī/zhì1.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明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王守仁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
董仲舒(前179-前104)
董仲舒(前179-前104)的同义词反义词
dǒng zhòng shū (qián 179-qián 104)西汉哲学家。广川(今河北景县)人。曾建议汉武帝废除各家之学,独尊儒术,为汉武帝采纳。此后,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都以儒学为正统。将天道和人事牵强比附,提出“天人感应”说,还提出“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著作有《春秋繁露》等。
论伦
论伦的同义词反义词
lùn/lún lún1.论说伦理。 2.逐一论述。
违天害理
违天害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i tiān hài lǐ做事残忍,违背天道伦理。同“违天逆理”。
违天悖理
违天悖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i tiān bèi lǐ做事残忍,违背天道伦理。同“违天逆理”。
违天逆理
违天逆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i tiān nì lǐ做事残忍,违背天道伦理。
逆节
逆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nì jié1.叛逆的念头或行为。 2.指违背伦理的行为。 3.犹叛逆。 4.指叛逆者。 5.违背法度。 6.陕西临潼风俗。重阳节登骊山,饮茱萸酒,亲友互赠枣糕,名曰"逆节"。参阅《陕西通志.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