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战

遭遇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zāo yù zhàn敌对双方军队在运动中相遇发生的战斗。夺取胜利的基本方法是争取主动,先机制敌,包括先敌展开火力,先敌抢占有利地形,先敌发起冲击等,力求在急袭或伏击中歼灭敌人。

野火

野火的同义词反义词
yě huǒ①荒山野地焚枯草时燃烧的火:野火不及,斧斤不至。②小说。又名《愤怒的乡村》。鲁彦作。1937年发表。青年农民华生与地主傅阿如结有深仇。后华生领导农民抗缴苛捐杂税,傅阿如依然逼租,并打死一个老农。华生带领农民包围乡公所,地主豪绅勾结军队,镇压了农民的反抗。作品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尖锐的阶级对立。

防化兵

防化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fáng huà/huā bīng担负防化保障任务的兵种。一般包括防化、喷火、发烟等部队。主要任务是:指导军队对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防护;实施核观测、化学观察;实施化学、辐射侦察和放射性沾染检查;实施消毒、消除放射性沾染。喷火分队直接配合步兵战斗。

顿兵

顿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n/dú bīng1.驻屯军队。 2.停战,按兵不动。 3.损坏兵器。谓打仗而有损失。顿,通"钝"。

顿兵坚城

顿兵坚城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n bīng jiān chéng顿:停留;坚城:坚固的城池。把军队停驻在敌人的坚固城池下。

马里王国

马里王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lǐ wáng guó西非古国。公元8世纪建立。曾依附加纳王国,11世纪接受伊斯兰教。松迪亚塔在位时(1230-1255),建立悍善战的军队,征服尼日尔河上游各部落,占领加纳。定都尼阿尼(又称马里,意为“国王驻地”)。曼萨、谟萨统治时(1312-1337),版图进一步扩大。15世纪中期衰落,17世纪灭亡。

高牙大纛

高牙大纛的同义词反义词
gāo yá dà dào纛:古代军队里的大旗。指军中的旗帜。比喻声势显赫。

麾旆

麾旆的同义词反义词
huī pèi1.即麾旌。引申指军队。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pǔ jūn xiào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建的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在广州黄埔长洲岛,故称。1924年5月成立。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国民党党代表。先后改名为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1930年10月停办。共办七期。学员中有部分人后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的骨干力量。

一团

一团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tuán1.表数量。用称一件圆形的东西。 2.表数量。一堆。 3.表数量。一片。 4.表数量。一股。 5.古代的一个地方居民组织。 6.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历代不同。隋代骑兵以十队为一团,每队百人;步兵以二十队为一团。见《隋书.礼仪志三》。清末新军制直至解放前,团皆隶属于旅,而亦常有变化。今一般隶属于师,一团下辖若干营。
678910 共12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