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卷

宝卷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o juàn1.一种讲唱文学形式,由唐代的变文和宋代和尚的说经发展而成。早期作品的题材多为佛教故事,宣扬因果报应,以用七字句﹑十字句的韵文为主,间以散文。现存《香山宝卷》,一般认为是宋代普明和尚的作品。明代以后,取材一般民间故事和现实生活的宝卷日益流行,有二百种以上,例如《梁山泊宝卷》﹑《土地宝卷》﹑《药名宝卷》等。佛家宣讲宝卷称"宣卷",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曲艺。

工尺谱(尺chě)

工尺谱(尺chě)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chě pǔ中国传统记谱法之一,以上、尺、工、凡、六、五、乙、合、四、一等十字并辅以其他符号记写乐曲而得名。最初用于记录管乐器诸孔位指法,明清时得到广泛普及,不仅用于记录管乐,而且用于记录弦乐、声乐,成为通行全国的一种记谱法,直至20世纪初五线谱、简谱传入后渐被取代。

弁端

弁端的同义词反义词
biàn duān1.卷首。指前言。清龚自珍有《撰成弁端二十字》诗。

异形纤维

异形纤维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xíng xiān/qiàn wéi纤维截面非圆形的合成纤维。纤维截面多呈三角形、十字形、三叶形、扁平形、多叶形、星形、y形、h形和中空形等。用异形孔的喷丝头纺制。具有特殊的光泽和蓬松性,并具有抗球性,能改善纤维的回弹性和覆盖性等,中空形纤维保暖性好。广泛用于蓬松性制品。

弥撒

弥撒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mǐ sā/sǎ拉丁文missa 的音译。天主教主要宗教仪式。认为是以不流血的方式,重复耶稣在十字架上对圣父的祭献。一般在教堂内的祭台上举行。由主礼人(神父或主教)将一种无酵的面饼和葡萄酒“祝圣”后,称它们已变成耶稣的“圣体”和“圣血”,并进行分食(教徒仅食面饼)。

感恩多

感恩多的同义词反义词
gǎn ēn duō1.词调名。本为唐教坊曲名。双调,有三九﹑四十字两体。

抛球乐

抛球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pāo qiú lè/yuè1.原为五言六句,唐人抛球催酒时所唱,教坊因以名曲。后用为词牌名。单调三十字者始于刘禹锡,四十字者始于冯延巳,四十二字者见《云谣集杂曲子》无名氏词,皆平韵。至柳永以旧曲名创为新调,始有双调一百八十七字体,仄韵。 2.曲牌名。一名《彩楼春》。属北曲黄钟宫。字数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

拉丁帝国

拉丁帝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lā/lá dīng/zhēng dì guó十字军东侵期间西欧封建主在拜占庭帝国领土上建立的国家。1202年组成的西欧十字军原定进攻埃及,但在威尼斯商人诱使下反而去进攻拜占庭帝国。1204年十字军攻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后,在其巴尔干半岛东南部一带的领土上建立国家。因为西欧人使用拉丁语,所以这个国家被称为“拉丁帝国”。1261年,君士坦丁堡被拜占庭人收复,帝国灭亡。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bài zhàn tíng dì guó即“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为东、西两部。因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古称拜占庭,所以又称“拜占庭帝国”。领土以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为中心。曾一度收复意大利。在东方与波斯萨桑王朝长期作战。7世纪后,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等领地为阿拉伯人征服。1204年君士坦丁堡一度为十字军所陷。1261年灭拉丁帝国后复国,但势力大为削弱。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挑花

挑花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o/tiǎo huā1.刺绣。亦指某种刺绣的针法。如十字挑花,即在平布上依纱眼用花线逐眼扣上十字形,组成各种花纹。 2.织花布或织锦缎时,依据花样设计,在经线上挑成花本,作为织花的根据。花本经计算经纱根数后,用钩针或梭子顺次将一部分经纱挑起,而后让纬纱穿过,逐梭交织,呈现花纹。
678910 共12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