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舞
孔雀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kǒng què/qiāo/qiǎo wǔ1.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云南省傣族地区。舞者多为男子,舞时一人或两人,身上套着孔雀形状的道具,舞姿模仿孔雀的形象。解放后,也有男女不套孔雀形道具而舞的。
巴厘岛
巴厘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lí dǎo印度尼西亚岛屿。面积约5500平方千米。岛上有十余座火山锥,最高峰阿贡活火山海拔3142米。以庙宇建筑、自然风光以及雕刻、音乐和舞蹈闻名于世。是东南亚旅游中心。
巾拂
巾拂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fú/bì1.巾和拂,古代舞蹈道具。 2.指巾舞和拂舞。 3.泛指舞蹈。
师公戏
师公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gōng xì/hū1.戏曲剧种。最早用木制面具,故亦称"木脸戏",流行于广西的河池﹑宜山﹑贵县一带。清同治年间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最初的剧目内容以驱鬼酬神为主,后来出现以神话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目。舞蹈丰富,原来是唱,后也有念白。又安徽﹑陕西等地的师公戏与端公戏以及贵州﹑四川等地流行的师道戏﹑师公脸壳戏﹑庆坛戏等,均属同一类型,在艺术上则各有特色,大都用汉语演唱。
师子舞
师子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zǐ wǔ1.狮子舞。汉民族的一种民间舞蹈。自汉代起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今一般由两人扮演大狮子,一人扮演小狮子,另一人扮演武士以彩球逗引。
带操
带操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i cāo艺术体操项目之一。在音乐伴奏下,以手持带进行的有节奏的连续不断的一种身体练习。带由绸缎等织物制成,长6米,一端有木柄。成套动作由手持带作摆动、绕环、抛接、蛇形以及徒手操、技巧和舞蹈的各种基本动作编组而成。
戏曲
戏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xì qǔ中国传统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以及人物扮演等因素的综合艺术。以唱做念打为表现手段。剧中人物由生、旦、净、丑等脚色行当扮演,各脚色行当各有不同的表演程式。音乐体式有联曲体和板腔体,或兼用两者。渊源于秦汉的百戏。宋元南戏和元杂剧是最早的成熟的戏曲形式。明代有昆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四大声腔,清代各地方戏曲剧种广泛产生。据1985年统计,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剧种共三百三十五种。
扁担舞
扁担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biǎn dān wǔ1.壮族民间的一种舞蹈。流行于广西一带。舞者多为双数,四人至二十人不等,演时舞者围在长凳或木槽旁,各持扁担的一头,有节奏地敲击着长凳或木槽,使其发出响亮的声音,并边歌边舞。主要表现生产劳动过程及祝贺丰收的愉快心情。
手鼓
手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ǒu gǔ1.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器,扁圆形,一面蒙皮,周围有金属片或环,常用做舞蹈的伴奏乐器。
手鼓舞
手鼓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ǒu gǔ wǔ1.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多为女子独舞,用手鼓伴奏,舞者能随鼓点的变化舞出不同的姿态。表情丰富细腻,动作柔软灵活。主要表现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欢快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