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聋发聩

振聋发聩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 lóng fā kuì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掩过饰非

掩过饰非的同义词反义词
yǎn guò shì fēi犹言文过饰非。掩饰过失、错误。

描写

描写的同义词反义词
miáo xiě1.用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洋文

洋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wén1.外国的语言文字。

盲文读物

盲文读物的同义词反义词
máng wén dú wù用盲字符号拼写语言文字的出版物。书页上用隆起圆点供盲人摸读。世界各国多采用法国人布莱尔设计的盲字。中国于1952年起采用黄乃提出的《汉语盲字新方案》的盲字。

石虚中

石虚中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dàn xū zhōng1.游戏寓言文章中以拟人手法给石砚起的姓名。

积极修辞

积极修辞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 jí xiū cí1.修辞两大手法之一。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出形象性﹑具体性和体验性。如唐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不说车行﹑马嘶﹐而说"车辚辚﹐马萧萧"﹐就是运用了积极修辞的手法。修辞学上各种辞格﹐都是积极修辞的方法。

经学

经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xué把儒家经典当作研究对象的学问,内容包括哲学、史学、语言文字学等。

虫言鸟迹

虫言鸟迹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óng yán niǎo jì1.上古的语言文字。借指上古时期。

郑和

郑和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hé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里。1382年元朝统一云南战争后,十一岁的郑和给带到南京,受阉,随后被送到当时的北平燕王朱棣府上做了宦官,郑和在燕王府期间,因为学习刻苦、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勤劳谨慎,取得了燕王的信任,被朱棣选在身边作为贴身侍卫。此时的郑和本身所具有的优秀光荣传统和领袖才能开始逐......更多
6789 共8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