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浙

二浙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zhè1.宋代行政区划浙江东路与浙江西路的合称。辖地约当今浙江省全境及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

三吴

三吴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wú1.地名。晋指吴兴﹑吴郡﹑会稽。 2.地名。唐指吴兴﹑吴郡﹑丹阳。 3.地名。宋指苏州﹑常州﹑湖州。 4.泛指长江下游一带。

三山二水

三山二水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shān èr shuǐ三山:护国山,位于南京西南,以有三峰得名;二水:白鹭洲,位于长江之中,分江面为二。泛指南京的山水。

三峡

三峡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xiá1.四川﹑湖北两省境内,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 2.广东省北江自英德至清远间的中宿峡﹑大庙峡﹑浈阳峡的合称。见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三峡》。

三楚

三楚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chǔ1.战国楚地疆域广阔,秦汉时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三楚。《史记.货殖列传》以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汉书.高帝纪上》"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颜师古注引孟康《音义》,以江陵(即南郡)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二说不同。后人诗文中多以泛指长江中游以南,今湖南湖北一带地区。 2.五代时,马殷据长沙,周行逢据......更多

三邦

三邦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bāng1.三国。指三苗。 2.指云梦附近地域,为今长江中游一带。

上江

上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jiāng1.多指长江的上流地区。 2.又因长江从安徽流入江苏﹐故旧称安徽为上江﹐江苏为下江。今浙江省的金华﹑衢州一带﹐居浙江上游﹐旧时也称上江。 3.水名。《史记.夏本纪》"三江既入,震泽致定"唐张守节正义:"三江者,在苏州东南三十里,名三江口……江东南上七十里至白蚬湖,名曰上江,亦曰东江。" 4.水名。广东省称鬰水(西江)为上江,泷水为下江。参见"西江"。

上海

上海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 hǎi1.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中央直辖市,世界特大城市和十大港口之一。地扼长江出海口。面积6,186平方公里,(2005年)实有人口1921.35万。

上海市

上海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 hǎi shì别称“沪”、“申”。中央直辖市。在中国东部、长江口南岸,濒东海。面积6341平方千米。人口1301万(1995年)。城市人口居全国首位。1927年设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稠密,黄浦江流贯市区。亚热带湿润区,四季分明。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也是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浦东新区为开发区。文教科技基础雄厚。有豫园、龙华寺、中共一大会址等名胜古迹。

上海战役

上海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hǎi zhàn yì1949年4月解放军渡过长江,国民党军约二十万人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顽抗。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在陈毅、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于5月12日发起上海战役。至27日上海解放,共歼国民党军十五万余人。上海的解放和比较完整的接管,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条件。
678910 共38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