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法

票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piào/piāo fǎ1.明末以后部分地区所行商人凭票运销茶﹑盐的制度。至清同治五年(1866年)票法变相为纲法,准由票商专利。辛亥革命后仍沿用,抗日战争期间始废除。

票盐

票盐的同义词反义词
piào/piāo yán1.明清部分地区实行票法时,商贩缴纳盐税后凭政府发给的凭证运销的食盐。

眯紧

眯紧的同义词反义词
mī/mí jǐn1. 紧紧地但部分地眯紧闭住 [双眼]。如:对着阳光持久地眯紧双眼。

石勒(274-333)

石勒(274-333)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dàn lè/lēi (274-333)十六国时后赵的建立者。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年青时被晋官吏掠卖到山东为耕奴,因而聚众起义。后投靠刘渊为大将,重用汉族失意官僚张宾,联合汉族上层,发展成割据势力。公元319年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329年初灭前赵,取得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后称帝。

苏州评话

苏州评话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sù zhōu píng huà曲艺曲种。流行于上海和江苏、浙江部分地区。清初形成于江苏苏州。用苏州方言说书。表演上讲究说表、噱头和口技等,并注意模拟人物的“起脚色”。传统书目都为长篇,以历史、武侠、神怪等题材为主。

蒲剧

蒲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pú jù戏曲剧种。流行于山西南部和陕西、河南等省的部分地区。曾名“蒲州梆子”、“乱弹”,20世纪50年代改今称。起源一说脱胎于锣鼓杂戏,一说源于“弦索调”。与中路梆子(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又曾与同州梆子合称“山陕梆子”。唱腔有慢板、二性等。剧目有《薛刚反朝》、《麟骨床》等。

西西伯利亚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xī bó/bǎi/bà lì yà píng yuán亚洲最大的平原。在俄罗斯亚洲部分的西部。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地势开阔平坦,大部分地面海拔50~150米。湖泊密集,沼泽连片。气候寒冷,南北温差极大。针叶林分布极广。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有著名的秋明油田。

豫剧

豫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 jù1.戏曲剧种名。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流行于河南全省及陕西﹑山西等省的部分地区,是梆子腔的一种。

贪大求全

贪大求全的同义词反义词
tān dà qiú quán过分地贪图规模大而全面。

过事

过事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ò/guo shì1.过错;错事。 2.谓事情办完。 3.过分地做某种活动。 4.方言。办婚事。 5.过问。
678910 共14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