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采

作者: 刘勰 文心雕龙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

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

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

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缛采名矣。

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

二曰声文,五音是也;

三曰情文,五性是也。

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性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

《孝经》垂典,丧言不文;

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

老子疾......更多

知音

作者: 刘勰 文心雕龙

知音其难哉!

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夫古来知音,多贱同而思古。

所谓“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也。

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

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

至于班固、傅毅,文在伯仲,而固嗤毅云“下笔不能自休”。

及陈思论才,亦深排孔璋,敬礼请润色,叹以为美谈;

季绪好诋诃,方之于田巴,意亦见矣。

故魏文称∶“文人相轻”,非虚谈也。

至如君卿唇舌,而谬......更多

先进篇

作者: 佚名 论语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 子曰:“孝哉闵子骞!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更多

微子篇

作者: 佚名 论语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

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人曰:“子未可以去乎?

”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

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

”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

”孔子行。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更多

子张篇

作者: 佚名 论语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

焉能为亡?

”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

”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

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 子夏曰:“日知......更多

十二本纪·周本纪

作者: 司马迁 史记

周后稷,名弃。

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

姜原为帝喾元妃。

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

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

徙置之林中,適会山林多人,迁之;

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

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

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弃为兒时,屹如巨人之志。

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

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

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更多

十二本纪·孝景本纪

作者: 司马迁 史记

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

母窦太后。

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元年四月乙卯,赦天下。

乙巳,赐民爵一级。

五月,除田半租,为孝文立太宗庙。

令群臣无朝贺。

匈奴入代,与约和亲。

二年春,封故相国萧何孙系为武陵侯。

男子二十而得傅。

四月壬午,孝文太后崩。

广川、长沙王皆之国。

丞相申屠嘉卒。

八月,以御史大夫开封陶青为丞相。

彗星出东北。

秋,衡山雨雹,大者五寸,深者二尺。

......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钱」源与彭姓,是以官职命民的姓氏。

周朝有官职名「钱府上士」掌管财政,遂以官为氏。

相传为古帝颛顼玄孙彭祖(即籛铿)的后代。

家族名人 钱元(887-941) 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的国王,颇建勋绩,一生好儒,招纳贤士。

有诗千首。

钱一本(1539-1610) 明朝易学家,江苏常州人,官至征御史,因触怒明神宗被斥为民。

他研河洛书,六经,尤精「易」,和顾宪成在东林学院讲席。

地望分布 江苏彭......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王」源出有许多,帝王的后裔称王子,王孙,遂为氏。

一;出于「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子孙在陈国,齐王田和为其后人。

二;出于「子」姓。

商纣时王子比干之后。

三;出于「?」姓。

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又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迁居于琅邪(今山东胶南),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后亦为「王」氏。

四;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氏。

五;南北朝时,西魏......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杨」源出; 一;出自「姬」姓。

以国为氏。

据《元和姓纂》云。

周武王分封其第叔虞于唐邑(山西翼城)。

出公子齐,生伯侨,天子封为杨侯,以国为氏。

二;为五胡十六国时氐族姓氏,据《晋书》云;氐有杨氏,世居仇池(甘肃仇池山)。

三;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代北姓「莫胡芦」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杨」氏。

四;出自「扬」姓。

以邑为氏。

古时有「扬氏邑」。

家族名人 杨戬(二郎神) 杨坚,杨广 杨玉......更多

2122232425 共7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