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1、出自汉代,以寺庙名称命姓,称慕容氏。

2、慕容氏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

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

莫护跋在荆城以北(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内)建立国家。

据说当时北方的汉人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莫护跋见了也很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

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沈」源出; 一;出自「姬」姓。

以国为氏。

据《元和姓纂》云。

周朝初,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受封于「沈」(今河南省平舆县北),因以国名为氏。

二;出自「姒」姓,周朝时又有侯国,沈国,其地在安徽省。

此地为另一沈国。

家族名人 沈括(1029~1093) 字存中,宋钱塘人(今浙江省杭县)。

博学多才,兼通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算数等。

尝出使契丹。

着有梦溪笔谈、长兴集等书。

沈周(1427~1......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孔」源出; 一;出自「子」姓,以王父为字氏,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孔子,宋微子之后。

宋襄公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

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

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

防叔畏华氏之逼,奔鲁。

其叔为叔梁纥,生子孔丘。

二;出自「姬」姓,据《姓考》所载,春秋时卫国有孔悝,以王父字为氏,其后有姬姓之孔氏。

三;出自「妫」姓,。

春秋时陈......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岑」源出; 一;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引用《吕氏春秋》云;周武王封周文王异母弟耀子渠为岑子,其地处梁国岑亭(陜西韩城县)。

子孙以国为氏。

家族名人 岑参(715~770) 唐棘阳人(今河南新野县)。

工诗,始佐戎幕,曾至天山一带,故多边塞、战伐之咏。

因其属词清尚,用心良苦,故诗调特高。

累官补阙起居郎,后出为嘉州刺史,故世称为岑嘉州。

着有岑嘉州集。

岑毓英(1829-......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滕」源出; 一;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武王克商后,文王第十四子叔秀,受封于滕国(山东滕县)。

战国初被越国所灭。

不久复国,后又被宋国所灭。

其子孙为滕氏。

后又有一部份滕氏因避难改为腾氏。

家族名人 滕文公 战国时滕国的贤君,名宏。

曾多次向孟子请教。

地望分布 河南南阳郡,河南开封府。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毕」源出 ; 一;出自「姬」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文王第十五子被封于毕邑(陜西咸阳市),世称毕公高,其后逐有毕氏。

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出连」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毕」氏。

家族名人 毕升 生卒年不详。

北宋仁宗庆历时(1041~1048)发明胶泥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家。

地望分布 河南河内郡,山东东......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黄」源出 ; 一;出自「嬴」姓。

以国为氏。

据《诸暨孝义黄氏族谱》所载,黄氏为嬴姓十四氏之一。

古代黄国在今河南潢川。

后被楚国所灭,子孙散居四方,以国名为氏。

二;古代南方蛮族有黄姓。

在广西南宁一带。

家族名人 黄歇 游学博闻,楚考烈王以之为相,封为春申君。

相楚二十余年,食客三千多人。

娶李园之妹,知其有孕,纳于考烈王,生幽王。

后李园用事,忌春申君,遂伏死士于棘门刺杀之。

黄初平(黄大仙) ......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和」源出 ; 一﹕传说为尧时掌管天文律法的羲和之后.据所载:”羲和,尧时掌管天地之官,和仲.和叔因以为氏.”此为后人依神话附会之辞. 二﹕春秋时期,楚国有卞和,曾找到一块玉璞(没有经过雕琢的玉石),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假的,以欺君之罪,先后被砍去两脚.楚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着玉璞在荆山之下痛哭.楚文王派人取来玉璞,经雕琢果然得到宝玉,称为”和氏璧”.卞和之后有和氏. 三﹕为鲜卑族复姓所......更多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蓝」源出; 一:以地名为氏,据《竹书纪年》云: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命为蓝君,封邑在蓝田(今陜西省蓝田县),其后以蓝为氏。

二:春秋时楚国楚眧王时,有蓝伊大夫。

其后亦有蓝氏。

家族名人 蓝采和 地望分布 河北省正定,山东省沂水,河南省上蔡

作者: 佚名 百家姓

历史来源 「裴」源出: 一、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裴氏,嬴姓,伯益之后。

秦非子子孙封裴乡侯,因氏焉。

今闻喜裴城是也。

二、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平公把颛顼的后代封于裴中(今陕西省岐山县北),号裴君。

其后亦有裴氏。

家族名人 裴楷(公元237-291年) 字叔则,西晋河东郡闻喜人。

仪容俊爽,如行玉山上,光彩照人,时称"玉人",博涉群书,尤精《老子》、《易经》。

官至中书令。

裴行俭(公元......更多

12345 共43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