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也。

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

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

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

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惧叛,乾不听,遂杀乾。

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与诸将击兰、封。

兰、封破,从平兖州诸县有功,稍迁青州刺史。

整卒,典徙颍阴令,为中郎将,将整军,迁离狐太守。

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

绍破,以典为裨将军,......更多

魏书·武文世王公传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武皇帝二十五男:卞皇后生文皇帝、任城威王彰、陈思王植、萧怀王熊,刘夫人生丰愍王昂、相殇王铄,环夫人生邓哀王冲、彭城王据、燕王宇,杜夫人生沛穆王林、中山恭王衮,秦夫人生济阳怀王玹、陈留恭王峻,尹夫人生范阳闵王矩,王昭仪生赵王干,孙姬生临邑殇公子上、楚王彪、刚殇公子勤,李姬生谷城殇公子乘、郿戴公子整、灵殇公子京,周姬生樊安公均,刘姬生广宗殇公子棘,宋姬生东平灵王徽,赵姬生乐陵王茂。

丰愍王昂字子修。

......更多

魏书·桓二陈徐卫卢传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

仕郡功曹。

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

父丧还乡里。

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

后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表举州以应绍。

阶说其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败者也。

故齐桓率诸侯以尊周,晋文逐叔带以纳王。

今袁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

明府必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

”羡曰:“然则何向而可?

”阶曰:“曹公虽弱,仗义而起,救朝廷之危,奉王......更多

魏书·满田牵郭传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也。

年十八,为郡督邮。

时郡内李朔等各拥部曲,害于平民,太守使宠纠焉。

朔等请罪,不复抄略。

守高平令。

县人张苞为郡督邮,贪秽受取,干乱吏政。

宠因其来在传舍,率吏卒出收之,诘责所犯,即日考竟,遂弃官归。

太祖临兖州,辟为从事。

及为大将军,辟署西曹属,为许令。

时曹洪宗室亲贵,有宾客在界,数犯法,宠收治之。

洪书报宠,宠不听。

洪白太祖,太祖召许主者。

宠知将欲原,乃速杀之。

太祖喜曰“当事不当......更多

魏书·王毋丘诸葛邓钟传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王淩字彦云,太原祁人也。

叔父允,为汉司徒,诛董卓。

卓将李傕、郭汜等为卓报仇,入长安、杀允,尽害其家。

淩及兄晨,时年皆少,逾城得脱,亡命归乡里。

淩举孝廉,为发干长,稍迁至中山太守,所在有治,太祖辟为丞相掾属。

文帝践阼,拜散骑常侍。

出为兖州刺史,与张辽等至广陵讨孙权。

临江,夜大风,吴将吕范等船漂至北岸,淩与诸将逆击,捕斩首虏,获舟船,有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转在青州。

是时海滨乘丧乱之后,法度未整......更多

魏书·武帝纪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

[一]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

[二]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三]嵩生太祖。

注[一]*[曹瞒传曰]*: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

王沈魏书曰:其先出于黄帝。

当高阳世,陆终之子曰安,是为曹姓。

周武王克殷,存先世之后,封曹侠于邾。

春秋之世,与于盟会,逮至战国,为楚所灭。

子孙分流,或家于沛。

汉高祖之起,曹参以功封平阳侯,......更多

魏书·文帝纪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文皇帝讳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

中平四年冬,生于谯。

[一]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

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

[二]太祖崩,嗣位为丞相、魏王。

[三]尊王后曰王太后。

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

注[一]魏书曰:帝生时,有云气青色而圜如车盖当其上,终日,望气者以为至贵之证,非人臣之气。

年八岁,能属文。

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

善骑射,好击剑。

举茂才,不行。

献帝起居注曰:建安十*(五)*......更多

魏书·明帝纪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明皇帝讳叡,字符仲,文帝太子也。

生而太祖爱之,常令在左右。

[一]年十五,封武德侯,黄初二年为齐公,三年为平原王。

以其母诛,故未建为嗣。

[二]七年夏五月,帝病笃,乃立为皇太子。

丁巳,即皇帝位,大赦。

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诸臣封爵各有差。

[三]癸未,追谥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后。

壬辰,立皇弟蕤为阳平王。

注[一]魏书曰:帝生数岁而有岐嶷之姿,武皇帝异之,曰:“我基于尔三世矣。

” 每朝宴会同,......更多

魏书·少帝纪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齐王讳芳,字兰卿。

明帝无子,养王及秦王询;

宫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来者。

[一]青龙三年,立为齐王。

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朔,帝甚病,乃立为皇太子。

是日,即皇帝位,大赦。

尊皇后曰皇太后。

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宣王辅政。

诏曰:“朕以眇身,继承鸿业,茕茕在疚,靡所控告。

大将军、太尉奉受末命,夹辅朕躬,司徒、司空、頉宰、元辅总率百寮,以宁社稷,其与髃卿大夫勉勖乃心,称朕意焉。

诸所兴作宫室之役,皆以遗诏罢之。

官奴婢六......更多

魏书·后妃传

作者: 陈寿 三国志

易称“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

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古先哲王,莫不明后妃之制,顺天地之德,故二妃嫔妫,虞道克隆,任、姒配姬,周室用熙,废兴存亡,恒此之由。

春秋说云天子十二女,诸侯九女,考之情理,不易之典也。

而末世奢纵,肆其侈欲,至使男女怨旷,感动和气,惟色是崇,不本淑懿,故风教陵迟而大纲毁泯,岂不惜哉!

呜呼,有国有家者,其可以永鉴矣!

汉制,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帝妃曰皇后,其余内官十......更多

123 共3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