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ǔn①诚实;

真实。

《尚书•舜典》:“夙夜出纳朕命,惟~。

”【又】的确;

确实。

《诗经•大雅•公刘》:“豳居~荒。

”②得当;

公平。

《后汉书•虞诩传》:“祖父经,为郡县狱吏,案法平~。

”③答应;

允许。

任昉《为褚蓁让代兄袭封表》:“未垂矜~。

”查询

jiè①借入;

暂用他人之物。

《黄生借书说》:“黄生允修~书。

”②获得;

达到。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慈仁殷勤,诚嘉于心,此不可以虚辞~也。

”③借出;

将己物暂供他人使用。

《论语•卫灵公》:“有马者,~人乘之。

”④给予;

托付。

《后汉书•郑太传》:“若~之朝政,……必危朝廷。

”⑤凭借;

倚仗。

《公输》:“北方有侮臣者,愿~子杀之。

”⑥哀悯;

怜惜。

陆游《书驿壁》:“女儿薄命天不~,青灯独宿江边舍。

”⑦假使;

......更多

biàn拍手;

用手拍打。

左思《吴都赋》:“翘关扛鼎,~射壶博。

”fèn扫除。

《礼记•少仪》:“扫席前曰~。

”fān通“翻”。

上下飞翔。

《诗经•周颂•小毖》:“肇允彼桃虫,~飞维鸟。

”pīn舍弃;

不顾惜一切。

晏几道《鹧鸪天》:“当年~却醉颜红。

jiù①灾祸;

灾难。

《左传•昭公八年》:“诸侯必叛,君必有~。

”②罪过;

过失。

《出师表》:“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到之慢,以彰其~。

”③归罪;

责备。

《子鱼论战》:“国人皆~公。

”《游褒禅山记》:“既其出,则或~其欲出者。

xīng①领会。

《抱朴子•极言》:“安期答之允当,始皇~悟,信世间之必有仙道。

”②清醒;

聪慧。

见“惺惺”。

【惺忪】苏醒。

【惺惺】机警;

清醒。

huì①聪明;

有才智。

《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不能辨菽麦。

”②狡黠。

《三国志•蜀书•董允传》:“皓便辟佞~,欲自容入。

”【慧根】佛教用语。

破除迷惑、认识真理为慧。

慧能生道,故名根。

【慧剑】佛教喻智慧如利剑,能斩断一切烦恼。

cái①才能。

《与吴质书》:“其~学足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

”【又】以……为才;

认为……有才。

《促织》:“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面~。

”②有才能的人。

《六国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

”③刚刚;

仅仅。

《桃花源记》:“初极狭,~通人。

”④能“裁”。

裁夺。

《战国策•赵策一》:“今有城市之邑七十,愿拜内之于王,惟王~之。

”⑤通“财”。

金仁杰《追韩信》三折:“恶了秦民,更掳掠民~。

”【才......更多

yì①同“溢”。

水漫出来。

《察今》:“澭水暴~。

”②增加,与“损”相对。

《出师表》:“至于斟酌损~,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利益;

好处。

《伶官传序》:“《书》曰:‘满招损,谦得~。

’”④更加;

愈加。

《滕王阁序》:“穷且~坚,不坠青云之志。

”⑤渐渐地。

《黔之驴》:“~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xǔ①答应;

允许。

《出师表》:“由是感激,遂~先帝以驱驰。

”②赞同。

《愚公移山》:“杂然相~。

”③期望。

《书愤》:“塞长城空自~,镜中衰鬃已先斑。

”④处所。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人也。

”⑤表示大约的数量。

《核舟记》:“船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

”⑥这样;

这么。

刘克庄《沁园春》:“天造梅花。

有~孤高,有~芬芳。

”⑦表示感叹语气。

韩愈《感春》:“三盃取醉不复论,一生长恨奈何~。

chán①表徘徊。

《楚辞•九章•涉江》:“入溆浦余~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②运转。

《楚辞•惜誓》:“寿冉冉而日衰兮,固~佪而不息。

”tǎn放纵。

贾谊《新书•劝学》:“然则舜僶俛而加志,我~僈而弗省耳。

”shàn通“禅”。

禅让,让位。

《法言•问明》:“允哲尧~舜之重,则不轻于(许)由矣。

”查询

12 共1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