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
chǐ①长度单位,十寸为一尺。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有余。
”②量长度的工具,尺子。
③表示短、少。
《荆轲刺秦王》:“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兵。
”【尺晷】晷,日影。
日影移动一尺。
比喻较短的时间。
《宋史•朱台符传》:“时太宗廷试贡士,多擢敏速者,台符与同辈课试,以~成一赋。
”【尺书】1.信札;
书信。
古诗《弧儿行》:“愿欲寄~,将与地下父母。
”2.简册;
书籍。
王充《论衡•书解》:“秦虽无道,不燔......更多
下
xià①下面;
位置较低的处所。
《劝学》:“上食埃土,~饮黄泉。
”②低。
《采草药》:“此地势高~之不同也。
”③下等;
次序在后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之耳者,受~赏。
”④地位低下的人;
职务低的人;
下级。
《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
”⑤从高处到低处。
《游黄山记》:“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
”【又】使……下去。
《李愬雪夜入蔡州》:“元济于城上请罪,进城梯而~之。
”⑥降下;
三
sān①三;
第三。
②再三;
多次;
多(年)。
《硕鼠》:“~岁贯女,莫我肯顾。
”《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
”【三尺】⒈剑。
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
⒉法律。
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
【三辅】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
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三宫】⒈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
⒉三个星座。
明⒊堂、辟雍、灵台。
刬
chǎn①农具名。
铲子。
《齐民要术•耕田》:“~柄长三尺。
”【又】铲平。
《齐民要术•耕田》:“~地除草。
”【引】灭除;
废除。
②仅;
只。
李廓《长安少年行》:“~戴扬州帽,重熏异国香。
”zhàn通“栈。
”《史记•田叔列传》:“谷口,蜀~道,近山。
”【刬刈】斩断,引申为果决。
《战国策•燕策二》:“王谓臣曰:‘吾必不听众口与谗言,吾信汝也,犹~者也。
’”
强
qiáng①(弓弩)硬而有力。
《赤壁之战》:“~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②泛指强健有力。
《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③强大;
强盛。
《陈情表》:“外无期功~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又】强者。
《齐桓晋文之事》:“弱固不可以敌~。
”④加强;
增强。
李斯《谏逐客疏》:“~公室,杜私门。
”⑤强悍;
强横。
《周处》:“周处年少时,凶~侠气,为乡里所患。
”⑥胜过;
比……强。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宣宗......更多
立
lì①站立;
站着。
《陈情表》:“茕茕孑~,形影相吊。
”②停立;
停止。
《陌上桑》:“五马~踟蹰。
”③竖立;
耸立。
《五人墓碑记》:“且~石于其墓之门。
”《石钟山记》:“大石侧~千尺。
”④设立;
建立;
制定。
《为学》:“人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又】使……立。
《赤壁之战》:“兵精粮多,足以~事。
”⑤存在;
生存。
《赤壁之战》:“孤与老贼势不两~。
”⑥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置。
《陈涉世家》:“陈涉乃~为王,......更多
丈
zhàng①十尺为一丈。
《与朱元思书》:“水皆缥碧,千~见底。
”②测量。
《左传•襄公九年》:“巡~城。
”③对长辈的敬称。
《大戴礼•本命》:“~者,长也。
”【丈夫】⒈古时称成年男子。
⒉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⒊女子的配偶。
【丈人】⒈古时对老人的通称。
⒉祖父。
⒊妻子的父亲。
功
gōng①事情;
工作。
《诗经•豳风•七月》:“上入执宫~。
”晁错《论贵粟疏》:“三日劝农~。
”②功效;
成绩。
《劝学》:“驽马十驾,~在不舍。
” 《乐羊子妻》:“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
”③功业;
事业。
《孟子•公孙丑》:“管仲晏子之~,可复许乎?
” 《晋书•谢尚等传论》:“降龄何促,~败垂成。
”④功劳;
功勋。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大,拜为上卿。
” 《触龙说赵太后》:“位尊而无~,奉厚而无劳......更多
黛
dài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楚辞•大招》:“粉白~黑,施芳泽只。
” 【引】青黑色。
杜甫《古柏行》:“~色参天二千尺。
” 【又】比喻女子的眉毛。
白居易《醉后题李、马三妓》:“愁凝歌~欲生烟。
”【黛螺】1.青黑色的颜料,可以用来眉,亦可以用来画画。
虞集《赠写真佟士明》:“赠君千~,翠色秋可扫。
”2.女子的眉毛。
李煜《长相思》:“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
”
关
guān①〈名>门闩。
《信陵君窃符救赵》:“嬴乃夷门抱~者也。
”②关门;
关闭。
《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
”③门;
城门。
王维《归嵩山作》:“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
”《木兰辞》:“~山度若飞。
”④关口;
要塞。
《过秦论》:“百万之师,叩~而攻秦。
”《鸿门宴》:“然不自意能先入~破秦。
”⑤关卡;
税关。
《孟子•滕文公》:“去~市之征。
”⑥关键;
机械的发动处。
《张衡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发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