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
fù①副的;
居次的。
《梅花岭记》:“马~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
”②辅佐;
助手。
《荆轲刺秦王》:“乃令秦武阳为~。
”③符合;
相称。
《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
盛名之下,其实难~。
”
伊
yī①指示代词,此。
《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人,在水一方。
”②第三人称代词。
彼;
他。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江家我顾~,庾家~顾我。
”③句首语气词。
潘岳《西征赋》:“~故乡之可怀。
”④句中语气词。
谢惠连《赠别》诗:“岂~千里别。
”柳宗元《敌戒》:“纵欲不戒,匪愚~耄。
”【伊人】这个人;
这些人。
【伊始】当初;
开始。
佐
zuǒ①辅助;
帮助。
《陈涉世家》:“陈胜~之,并杀两尉。
”②辅助的官员;
助手。
《左传•襄公三十年》:“有赵孟以为大夫,有伯瑕以为~。
”③劝。
《国语•晋语》:“召之使~食。
”【佐酒】陪伴饮酒。
【佐命】辅助帝王创立帝业。
依
yī①依靠;
依托。
《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
”②帮助。
《汉书•礼乐志》:“声~咏,律和声。
”③依从;
应允。
《窦娥冤》:“有一事肯~窦娥,便死而无怨。
”④依照;
按照。
《庖丁解牛》:“~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依稀】模糊;
不清晰。
【依依】⒈轻柔的样子。
⒉茂盛的样子。
⒊留恋不舍的样子。
⒋仿佛;
好像;
隐约。
假
jiǎ①借;
贷。
《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凭借;
借助。
《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
”③用;
须。
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之所知,不~仆一二谈也。
”④给予。
《谭嗣同》:“汉人未可~大兵权。
”⑤非正式的;
代理的。
《史记•项羽本纪》:“乃相与共立项羽为~上将军。
”⑥虚假的;
假的。
《朝天子•咏喇叭》:“那里去辨甚么真共~?”⑦假装;
装作。
《狼》:“乃悟前狼~寐,盖......更多
刍
chú①割草。
《汉书•赵充国传》:“~牧田中。
”②牲口吃的草。
《李愬雪夜入蔡州》:“民争负薪~助之。
”③用草喂养的牲口。
《史记•货殖列传序》:“口欲穷~豢之味。
”【刍狗】古代束草为狗,供祭祀用,祭后弃掉。
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
《老子•五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
”【刍豢】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
《庄子•齐物论》:“民食~,麋鹿食荐。
”也指供祭祀用的牺牲。
《吕氏春秋•季冬》:“乃命同姓之国,供寝庙......更多
创
chuāng伤;
伤口。
《书博鸡者事》:“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
”《荆轲刺秦王》:“秦王复击轲,被八~。
”chuàng开创,首创。
《出师表》:“先帝~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复庵记》:“华下之人助之材,以~是庵而居之。
”【创痏】1.创伤,疮伤。
2.比喻民生疾苦,祸害。
【创痍】也作“创夷”。
1.创伤。
班固《后汉书•袁谭传》:“放兵钞突,屠城杀吏,冤魂痛于幽冥,~被于草棘。
”2.比喻人民遭受的战祸......更多
取
qǔ①割取。
《周礼•大司马》:“获者~左耳。
”②俘获;
捕获。
《李愬雪夜入蔡州》:“入蔡州~吴元济。
”③攻占;夺取。
《公输》:“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宋。
”④拿取;
拿。
《赤壁赋》:“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
”⑤取得;
获得。
《谏太宗十思疏》:“岂~之易守难乎?
”⑥提取;
取出。
《劝学》:“青~之于蓝,而青于蓝。
”⑦通“取”,娶妻。
《孔雀东南飞》:“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
”⑧可取之处。
《答韦立师道书......更多
右
yòu①右边。
《核舟记》:“旁开小窗,左~各四。
”②古代战车上坐在右边负责警卫并防止车身倾斜的力士。
《殽之战》:“莱驹为~。
”③古代称等级(人或物;
地位等)。
《促织》:“无出其~者。
”④尊重。
《淮南子•氾论》:“兼爱,尚贤,~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
”⑤赞助。
《左传•襄公十年》:“王~伯舆。
”⑥通“侑”,劝人饮食。
《周礼•春官•大祝》:“以享~祭祀。
”⑦崇尚,重视。
“窃以~文兴化,乃致治之所先。
否
fǒu①肯定否定对举时表示否定的一方面。
《柳毅传》:“是何可~之谓乎?
”《登泰山记》:“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
”②用于答话,表示不同意,相当于“不”,不是这样。
《齐桓晋文之事》:“~,吾不为是也。
”③用在句末,表询问。
相当于“不”、“没有”、“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
”李清照《如梦令》:“知~,知?
应是绿肥红瘦。
”pǐ①恶;
坏。
常与“臧”“泰”对用。
《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