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
fěi①一种蔬菜,属萝卜一类。
《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无以下体。
”②微薄。
萧衍《入屯阅五堂下令》:“~食薄衣。
”fēi常“芳菲”连用,形容花草芳香陆龟蒙。
《阖闾城北有卖花翁诗》:“十亩芳~为旧业。
”féi通“屝”,草鞋。
《乐府诗集•孤孤儿行》:“手为错,足下~。
”
角
jiǎo①兽角;
动物头上长的角。
《柳毅传》:“而大小毛~,则无别羊焉。
”②形状像兽角的物体。
《阿房宫赋》:“各抱地势,钩心斗~。
”③号角。
古代军中乐器。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连营。
”④边角;
角落。
《口技》:“于厅事之东北~施八尺屏障。
”⑤额角;
额头。
丘迟《与陈伯之书》:“朝鲜昌海,蹶~受化。
”⑥古代量器。
《管子•七法》:“尺寸也,绳墨也,……~量也,谓之法。
”⑦......更多
诔
lěi叙述死者生前事迹,表示哀悼(多用于上对下)。
《墨子•鲁问》:“鲁君之嬖人死,鲁君为之~。
”【引】一种哀祭文体。
《后汉书•桓谭传》:“所著赋、~。
书、奏,凡二十六篇。
”
诗
shī①一种文学体裁;
诗歌。
《孔雀东南飞》:“时人伤之,为~云尔。
”②指《诗经》。
《齐桓晋文之事》:“~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馀】词的别称。
跋
bá①翻山越岭。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山川。
”②踏;踩。
《进学解》:“~前踬后,动辄得咎。
”③一种文体,写在书籍或文章之后,用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
④专横.范晔《后汉书•袁绍传》:“而遂乘资~扈,肆行酷烈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
践
jiàn①踩;
践踏。
《察变》:“上有鸟兽之~啄,下有蚁蝝之啮伤。
”②履行;
实践。
《礼记•曲礼上》:“脩身~言,谓之善行。
”③就(职);
就(位)。
《左传•僖公十二年》:“往~乃职。
”④凭借;
依凭。
《过秦论》:“然后~华为城,因河为池。
”【践墨】遵守法度。
【践形】体现人所天赋的品质。
轘
huàn用车马分裂人的肢体的酷刑。
《释名•释丧制》:“车裂曰~,~散也,肢体分散也。
”huán轘辕,⒈山名。
在今河南省。
⒉险要的路。
《管子•地图》:“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
~之险,……必尽知之。
”
车
chē①车子。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引~入市。
”《卖炭翁》:“晓驾炭~辗冰辙。
”②特指兵车;
战车。
《陈涉世家》:“比至陈,~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兵车行》:“~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③有轮子的机械器具。
如水车、纺车等。
苏轼《浣溪沙》:“村南村北响缲~。
”④牙床。
《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辅:面颊;
虞、虢:皆为古代国名。
)【车骑】......更多
郭
guō①外城(在城门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木兰辞》:“爷娘闻女来,出~相扶将。
”②泛指城墙或城。
《江南春绝句》:“水村山~酒旗风。
”《登泰山记》:“望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
”③物体的四周。
《汉书•食货志》:“卒铸大钱,文曰:‘宝货’,肉好皆有周~。
”(肉:指钱边。
好:指钱孔。
)
顶
dǐng①人的头顶。
《狱中杂记》:“生人与死者并踵~而卧,无可旋避。
”②物体最高的部分。
《雁荡山》:“山~有大池。
”③用头支持。
周邦彦《汴都赋》:“其败也抉目而折骨,其成也~冕而垂裳。
”④支撑;
承受。
《西游记》:“扫地的,也是他,~门的,也是他。
”⑤最;
极。
《制台见洋人》:“外国人~讲情理。
”⑥顶替。
《文献通考•兵》:“每二匹必有一卒以~其名而盗取其钱。
”⑦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
《林黛玉进贾府》:“......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