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
cái①才能。
《与吴质书》:“其~学足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
”【又】以……为才;
认为……有才。
《促织》:“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面~。
”②有才能的人。
《六国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
”③刚刚;
仅仅。
《桃花源记》:“初极狭,~通人。
”④能“裁”。
裁夺。
《战国策•赵策一》:“今有城市之邑七十,愿拜内之于王,惟王~之。
”⑤通“财”。
金仁杰《追韩信》三折:“恶了秦民,更掳掠民~。
”【才......更多
括
kuò①捆束;结扎。
《中山狼传》:“内狼于囊,遂~囊口,肩举驴上。
”②包括;
包容。
《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四海之意。
”③搜求;
网罗。
《北史•孙搴传》:“时大~人为军士。
”④箭尾;
箭的末端。
《列子•仲尼》:“言善射者能令后镞中前~,发发相及,矢矢相属。
”⑤聚;
会集。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牛羊下~。
”查询
摩
mó①抚摸;
摩挲。
《黄生借书说》:“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玩之不已。
”②摩擦。
《礼记•内侧》:“濯手以~之,去其皱。
”③迫近;
接近。
《左传•宣公十二年》:“~垒而还。
”④揣测;
体会。
《柳敬亭传》:“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期月而诣莫生。
”
操
cāo①拿着;
携带。
《愚公移山》:“~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鸿门宴》:“大王来何~?
”②掌握;
控制。
《韩非子•定法》:“~杀生之柄。
”③持用;
采取。
《答司马谏议书》:“而议事每不合,所~之术多异故也。
”④从事。
《促织》:“邑有成名者,~童子业,久不售。
”⑤节操;
品行。
《史记•张汤传》:“汤之客田甲,虽贾人,有贤~。
”⑥琴曲。
《列子•伯牙与钟子期》:“初为霖雨之~,更造崩山之音。
”【......更多
斋
zhāi①斋戒。
在举行祭祀或典礼前整洁身心以示恭敬。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五日。
”②素食。
《西游记》第十九回:“我们是行脚僧,遇庄化饭,逢处求~。
”③房舍,多指书房、学舍。
《陶侃》:“(侃)辄朝运百甓于~外,暮运于~内。
”【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
板
bǎn①木板。
《狱中杂记》:“求脱械居监外~屋,费亦数十金。
”【又】泛指扁而平的片状物。
《活板》:“先设一铁~。
”②通“版”,印刷的字版。
《活板》:“~印书籍,唐人尚未为之。
”③乐器中打节拍的板。
《柳敬亭传》:“亡国之恨顿生,檀~之声无色。
”④板子,旧时笞刑刑具。
关汉卿《金线池》:“既然韩解元在此替你哀告,这四十~便饶.。
”⑤呆板;不灵活。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者,腕弱笔痴。
”⑥板结。
宋应星《......更多
河
hé①特指黄河。
《寡人之于国也》:“~内凶,则移其民于~东。
”【又】泛指河流。
《劝学》:“非能水也,而绝江~。
”②指银河。
谢眺《赠西府同僚》:“秋~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
津
jīn①渡口。
《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五~。
”②门路;
门径。
《晋书•陶侃传》:“欲之,困于无~耳。
”③津液,中医称人体内分泌的汗、泪、唾液等一切液体。
《素问•调经论》:“人有精气~液。
”【又】特指唾液。
陆佃《埤雅•释草》:“今人望梅生~,食芥坠泪。
”④泛指其他液汁。
《采草药》:“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泽皆其根。
”【津津】⒈凶恶的样子。
⒉洋溢、充盈的样子。
⒊兴趣浓厚的样子。
【津......更多
湛
zhàn①澄清。
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凉风起将夕,夜景~虚明。
”②浓重。
潘岳《籍田赋》:“若~露之晞朝阳。
”③深。
宋玉《招魂》:“~江水兮上有枫。
”chén通“沉”。
沉没;
使沉没。
《汉书•贾谊传》:“仄闻屈原兮,自~汨罗。
”jiān浸;
渍。
《礼记•内则》:“渍,取牛肉必新杀者,薄切之,必绝其理,~诸美酒。
”dān通“耽”,快乐。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既翕,和乐且~。
”【湛......更多
父
fù①父亲。
《庄暴见孟子》:“~子妻子不相见。
”②对男性长辈的通称。
《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也。
”《项脊轩志》:“迨诸~异爨,内外多置小门。
”fǔ①从事某种职业或劳动的男子。
多指老年的。
《楚辞•渔父》:“渔~见而问之。
”②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王粲《登楼赋》:“昔尼~之在陈兮,有‘归与’之叹音。
”《游褒禅山记》:“长乐王回深~,余弟安国平、安上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