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jiǔ①九。
②泛指多数或多次。
《齐桓晋文之事》:“海内之地,方千里者~。
”【九泉】⒈深渊。
⒉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迷信指阴间。
【九天】⒈指天的中央和八方。
⒉指天的最高处。
⒊道家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九原】⒈山名,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北,为晋代卿大夫的墓地。
⒉指死后埋葬的地方;
阴间。
【九州】⒈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具体说法不一。
《尚书•禹贡》中为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
⒉泛指中国。
【九族】九代......更多
他
tā①其他的;
别的。
《齐桓晋文之事》:“《诗》云:‘~人有心,予忖度之。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海誓山盟,各无~志。
”②指第三人称。
《陈州粜米》:“~也故违了皇宣命,都是些吃仓廒的鼠耗。
”《林黛玉进贾府》:“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风流态度,便知~有不足之症。
”【注】古代“他”指男指女均可。
【他日】⒈过去某一时期。
⒉平日。
⒊别日,某一天。
区
qū①区分;
区别。
《论语•子张》:“臂诸草木,~以别矣。
”②区域;
地区。
《察变》:“英伦诸岛乃属冰天雪海之~。
”【又】指天空。
《滕王阁序》:“云销雨霁,彩彻~明。
”ōu①古代量器名。
四升为豆,四豆为区。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私大斗斛~釜以出贷,小斗斛~釜以氏儿也。
”②姓。
《童区寄传》:“我~氏儿也。
”【区理】分别料理。
【区区】⒈小;
少。
⒉见识短浅;
愚笨。
⒊自称的谦词。
⒋仅仅。
⒌爱慕;
思慕。
【区......更多
凝
níng①结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潮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
”②凝固不动。
《琵琶行》:“冰泉冷涩弦~绝。
”【凝睇】集中目力看。
【凝妆】盛装打扮。
查询
帆
fān①船桅上的布篷;风帆。
《行路难》:“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代指船。
《望天门山》:“孤~一片日边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过。
”
毒
dú①对生物有害的物质。
《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呼嘘~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②杀死,毒死。
《山海经•西山经》:“山有白石,曰砮,可以~鼠。
”③毒害;
危害。
《捕蛇者说》:“孰知赋剑之~有甚于蛇者乎!
”《原君》:“屠~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 【又】憎恨;
怨恨。
《捕蛇者说》:“若~之乎?
”④猛烈;
强烈。
《国语•吴语》:“吾先君阖庐……与楚昭王~逐于中原柏举。
”《报刘一丈书》:“即饥寒~热......更多
氐
dǐ①根本。
《诗经•小雅•节南山》:“尹氏大师,维周之~。
”(太师尹氏地位重要,是周朝的根本)②通“抵”。
《汉书•礼乐志》:“大~皆因秦旧事焉。
”dī①通“抵”。
《汉书•食货志下》:“其贾~贱减平者,听民自与市。
”(如果卖价低于官府规定的平价,就听凭百姓到市上去自由买卖)②古民族名,又称西戎,分布在今青海,甘肃、四川等地。
括
kuò①捆束;结扎。
《中山狼传》:“内狼于囊,遂~囊口,肩举驴上。
”②包括;
包容。
《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四海之意。
”③搜求;
网罗。
《北史•孙搴传》:“时大~人为军士。
”④箭尾;
箭的末端。
《列子•仲尼》:“言善射者能令后镞中前~,发发相及,矢矢相属。
”⑤聚;
会集。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牛羊下~。
”查询
搭
dā①击;
打。
《北齐书•神武帝纪》:“常于并州市~杀人者。
”②加上。
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诗》:“作马便~鞍,作牛便推磨。
” 【引】加物于支架之上,挂着。
白居易《石楠树》:“熏笼乱~绣衣裳。
”③架设。
李光《论移跸措置事宜劄子》:“仍令本府量度人数,先次~盖席屋。
”④附乘。
苏轼《论高丽进奉状》:“仍与限日,却差船送至明州,令~附因便海舶归国。
”⑤配搭。
《宋史•食货志下》:“收易旧会,品~入输。
”⑥短衣。
桢
zhēn①一种质地坚硬的树。
《山海经•东山经》:“太山上多金木~木。
”②筑土墙时两端竖立的木柱,比喻支柱、骨干。
左思《魏都赋》:“师尹爰止,毗代作~。
”【桢干】筑土墙时两头用的柱子叫“桢”,两边用的木板叫“干”。
比喻支柱、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