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āo①人体的腰部,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腰”。

《荀子•礼论》:“量~而带之。

”②通“邀”。

邀请。

《桃花源记》:“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③中途拦截。

《书博鸡者事》:“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篡以归。

”④相约。

《孙雀东南飞》:“虽与府吏~,渠会永无缘。

”⑤威胁。

《狱中杂记》:“惟大辟无可~,然犹质其首。

shěng①减省;

减少。

《韩非子•用人》:“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而令行。

”②免除;

排除。

《水浒传》:“哥哥且~烦恼。

”③王宫禁地。

后来用称中央一级的官署。

如“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

④中央之下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

《大铁椎传》:“七~好事者皆来学。

”xǐng①察看;

看。

《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春游,览~远方。

”②探望;

看望(父母或其他年辈比自己......更多

yǎn①眼珠。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忠之祸也。

”《晋书•阮籍传》:“见礼俗之士以白~对之。

” 【引】眼睛。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菴》:“~前万里江山。

”②孔洞;

窟窿。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第中窗上下及中一二~作方~。

”③用于井、泉水。

白居易《钱塘湖石记》:“湖中又有泉数十~。

zhī①知道;

了解。

《察今》:“故察己则可以~人。

”②认识;

识别。

《马说》:“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马也。

”③知觉;

感觉。

《庖丁解牛》:“官~止而神欲行。

”④感到;

觉得。

《惠崇》:“春江水暖鸭先~。

”⑤交好;

相亲。

《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叔孙于齐。

”⑥交情。

《报任安书》:“绝宾客之~。

”⑦朋友。

鲍照《鲍参军集•咏双燕》:“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

”⑧主持。

《国语•赵语》:“吾与之共~赵国之政。

......更多

yí①迁移;

移动。

《寡人之于国也》:“河东凶,则~其民于河内。

”②改变;

变化。

《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白首之心?

”③递送。

《汉书•刘歆传》:“歆因~书太常博士。

”④移文。

旧时的一种公文,发行平行机关。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文~往返。

”【移国】纂国。

chuò①宽;

缓。

《诗经•卫风•淇奥》:“宽兮~兮,倚重较兮。

”②柔美。

曹植《洛神赋》:“柔情~态,媚于语言。

”【绰绰】卓异。

陈寿《三国志•吴书•王蕃传》:“薛莹称王蕃器量~,弘博多通。

”【绰异】卓异。

陈寿《三国志•吴书•王蕃传》:“薛莹称王蕃器量~,弘博多通。

”【绰约】体态柔美的样子。

《庄子•逍遥遊》:“藐姑射(yè)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若处子。

dān①耳大下垂。

《淮南了•地行训》:“夸父~耳,在其北方。

”②乐;

沉溺于欢乐。

《后汉书•冯衍传》:“忽道德之珍丽兮,务富贵之乐~。

”③爱;

喜欢 。

李清照《打马图序》:“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之。

”④延搁。

《金史•五行志》:“先是,有童谣云:“青山转,转青山,~误尽,少年人。

”⑤通“眈”。

见“眈眈”

xié①从腋下到腰间的肋骨处。

《大铁椎传》:“右~夹大铁椎。

”②中间;

中部。

《游黄册记》:“越天都之~而下。

”③胁迫;

逼迫。

《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服夺其官。

zǎo①跳蚤。

李石《续博物志》:“土干则生~,地湿则生蚊。

”②通“爪”。

指甲。

《荀子•大略》:“争利如~甲,而丧其掌。

”③通“早”。

早晨。

《孟子•离娄下》:“~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④通“早”。

早些。

《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自来谢项王。

dài①借;

借出;

借入。

王符《潜夫论•忠贵》:“宁积粟腐仓而不忍~人一斗。

” 《庄周家贫》:“庄周家贫,故往~粟于监河侯。

”②宽恕;

宽免。

《书博鸡者事》:“汝罪宜死,今姑~汝。

”《后汉书•袁安传》:“示中国优~,而使边人得宁。

6789 共8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