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代北燕南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代北燕南,应不隔、月明千里。

谁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气。

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

况夜鸟、啼绝四更头,边声起。

销不尽,悲歌意。

匀不尽,相思泪。

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

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暂写违心字。

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

代北燕南,应不隔、月明千里。

谁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气。

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

况夜鸟、啼绝四更头,边声起。

你我天南地北,然而却不能阻隔千里明月,天涯此时。

我伫立在寒夜风中,承受着这寒冷凄清,孤枕难眠。

已近四更,城乌夜啼,边声四起,此刻谁又在远方挂念塞外苦寒的我呢?

销不尽,悲歌意。

匀不尽,相思泪。

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

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暂写违心字。

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

悲歌不胜消受,悲泪暗流不止,在家乡的故园里,谁又在独倚着栏杆同样神伤呢?

只恨无梦可慰相思,唯以违心之字的书信自慰。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77页

代北燕南,应不隔、月明千里。

谁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气。

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

况夜鸟、啼绝四更头,边声起。

你我天南地北,然而却不能阻隔千里明月,天涯此时。

我伫立在寒夜风中,承受着这寒冷凄清,孤枕难眠。

已近四更,城乌夜啼,边声四起,此刻谁又在远方挂念塞外苦寒的我呢?

代北燕南:泛指山西、河北一带。

代北,原指汉、晋时期之代郡,唐以后之代州北部等。

燕南,泛指黄河以北之地。

胭(yān)脂(zhī)山:即燕支山。

在古匈奴境内,以产燕支(胭脂)草而得名因其地水草丰美,宜为畜牧,是为塞外之宝地。

古诗中多代指值得怀念之地。

秋气:指秋日的凄清、肃杀之气。

边声:指边境上羌管、胡茄、角号等诸多声响。

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销不尽,悲歌意。

匀不尽,相思泪。

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

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暂写违心字。

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

悲歌不胜消受,悲泪暗流不止,在家乡的故园里,谁又在独倚着栏杆同样神伤呢?

只恨无梦可慰相思,唯以违心之字的书信自慰。

匀(yún):抹。

青海:本指青海省内之最大的咸水湖,北魏时始用此名。

后以之喻边远荒漠之地。

红笺(jiān):红色笺纸,多用以题写诗词等,这里是指书写信札。

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浑是:全是。

东堂桂:因科举考试而及第称为“东堂桂”。

语出《晋书·郤洗传》:郤冼以对策上第,拜仪郎。

后迁官,晋武帝于东堂会送,问洗曰:“卿自以为何如?

”洗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

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77页

落花时·夕阳谁唤下楼梯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香荑(tí):原指散发着芳香的嫩草,此处指女子柔嫩的手指。

荑:茅草的嫩芽。

总:通“纵”,即使,纵然。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笺书:信札,文书。

直恁(nèn):竟然如此。

无凭据:不能凭信,难以料定。

指书信中的期约竟如此不足凭信,即谓“误期、爽约”之意。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集,三晋出版社,2008.10,第102页 2、 纳兰性德著;

崇贤书院释译,图解纳兰词,黄山书社,2016,第142页 3、 纳兰性德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第103页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夕阳西下,是谁把她从楼上唤出,她柔嫩的手里握着一把香草,她站在台阶前回头看看。

却强忍着笑意站住了尽管一语不发,却依然很美丽。

香荑(tí):原指散发着芳香的嫩草,此处指女子柔嫩的手指。

荑:茅草的嫩芽。

总:通“纵”,即使,纵然。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信中约定好却没能如期而至,就不要再说什么相思。

劝你沉醉在小窗,还没到落花相见的时候。

笺书:信札,文书。

直恁(nèn):竟然如此。

无凭据:不能凭信,难以料定。

指书信中的期约竟如此不足凭信,即谓“误期、爽约”之意。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著,纳兰性德集,三晋出版社,2008.10,第102页 2、 纳兰性德著;

崇贤书院释译,图解纳兰词,黄山书社,2016,第142页 3、 纳兰性德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第103页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上阕中“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夕阳西下时分,伊人从楼上被人唤出,下得楼来与人相亲,她的手指,白嫩如荑。

“一握香荑”并非说她手里握着一把香草,此句乃是对伊人形貌的刻画,正如《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用柔嫩的白茅芽比喻美人的手指,描绘庄姜之美。

古代男女相约,十分不易,但是伊人下得楼来,却忍笑伫立,一语不发,叫人摸不着头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三句,是描绘女子的神情:本该见情郎了,她却回头忍笑,婧婧地在阶前倚立,静默无语;

但即使没有言语,在情郎眼里,也还是那样楚楚动人。

描写二人相会时,词人从女子落笔,写得精致活泼,数十字之间将伊人的形貌神情,心波暗涌,情人间且亲且嗔的复杂心态写得清透,读来惟妙惟肖。

  下阕道破伊人忍笑伫立,一语不发的原因。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她嗔怪情人信中相约却失约,故假意娇嗔说:书信中的期约竟如此不足凭信,你误期爽约,请你不必再说对我的相思了。

但不是真是“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大约是看见情人慌乱着急,自己心下又不忍,遂以俏皮的口吻转口来抚慰情人珍重春光好沉醉,不要因为犹豫而耽误了两人相处的好时光,言语间隐有“有花堪折直须折”的雅骚之意,含情女子的曲款心事,不言而喻,而彼此且亲且嗔的复杂心态,亦活灵活现。

精准的用词中,看得出其中缱绻的情意,离愁,离恨,相爱,相守,爱情之中的种种,纳兰尽悉把握词中。

生命犹如朝露,虚幻间便很快度过了一生,如果不及时把握,那悔恨的将会是自己。

  这首《落花时》虽写情人幽会,但细致入骨,周身春光亦仿佛流转不定,眉目相照时只见缱绻未露轻薄,其风流蕴藉处颇有北宋小令遗风,言辞殊丽,一似月照清荷。

珍重而亲昵,这是纳兰性德风骨心境高于一般市井词人的地方。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著;

梦远主编,纳兰词全解 超值彩图白金版,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1,第198页

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作者: 温庭筠 朝代: 唐代

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

终日两相思。

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中秋月

作者: 张祜 朝代: 唐代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

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诉衷情·净揩妆脸浅匀眉

作者: 晏几道 朝代: 宋代

净揩妆脸浅匀眉。

衫子素梅儿。

苦无心绪梳洗,闲淡也相宜。

云态度,柳腰肢。

入相思。

夜来月底,今日尊前,未当佳期。

送崔使君赴寿州(一作刘长卿诗)

作者: 皇甫冉 朝代: 唐代

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仲华遇主年犹少, 公瑾论兵位已酬。

草色青青宜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

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落早惊秋。

春怨

作者: 戴叔伦 朝代: 唐代

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欲知别后相思意,回看罗衣积泪痕。

卜算子

作者: 程垓 朝代: 宋代

几日赏花天,月淡荼_小。

写尽相思唤不来,又是花飞了。

春在怕愁多,春去怜欢少。

一夜安排梦不成,月堕西窗晓。

眼儿媚(陆校:按此调亦系朝中措,作眼儿媚误)

作者: 程垓 朝代: 宋代

一枝烟雨瘦东墙。

真个断人肠。

不为天寒日暮,谁怜水远山长。

相思月底,相思竹外,犹自禁当。

只恐玉楼贪梦,输他一夜清香。

【中吕】阳春曲_知几知荣知

作者: 白朴 朝代: 元代
知几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张良辞汉全身计,范蠡归湖远害机。乐山乐水总相宜。君细推,今古几人知。题情轻拈斑管书心中,细折银笺写恨词。可怜不惯害相思,则被你个肯字儿,迄逗我许多时。鬓云懒理松金凤,胭粉慷施减玉容。伤情经岁绣......更多
3132333435 共230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