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饮酒败德) 文
饮酒 文
六十四民安在哉?
千八百国俱烟埃。
世人一沤寄巨海,对酒不醉吁可哀!
平生清狂今白首,芒屦布裘称野叟。
晨兴窗几网蛛丝,石洞书来饷名酒。
看月直到无月时,寻花直到花片飞;
醉中往往花压帽,邻里聚看湖边归。
先生两耳不须洗,利名不到先生耳。
狂歌起舞君勿嘲,青山白云终醉死。
饮酒·十八 文翻注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杨雄生来好酒,家贫不能常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只能依靠那些喜好追求古事的人,带着酒肴请教释惑,才能有酒喝。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酒就饮尽,有疑难问题都能解答。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当然,你问攻伐别国的计谋,不肯说。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因为仁者考虑问题郑重认真,当言则言,不当言则不言。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hào)事人,载醪(láo)祛所惑。
时:常常。
赖:依赖,依靠。
好事人:本指喜欢多事的人,这里指勤学好问之人。
载醪:带着酒。
祛所惑:解除疑惑问题。
《汉书·扬雄传》说扬雄“家素贫,耆(嗜)酒,人希至其门。
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觞(shāng)来为之尽,是谘(zī)无不塞。
觞:饮酒。
是谘:凡是所询问的。
无不塞:无不得到满意的答复。
塞,充实,充满。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伐国:《汉书·董仲舒传》:“闻昔者鲁公问柳下惠:‘吾欲伐齐,如何?
’柳下惠曰:‘不可。
’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
’”渊明用此典故代指国家的政治之事。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用其心:谓谨慎小心,仔细考虑。
失:过失,失误。
显默:显达与寂寞,指出仕与归隐。
畴昔:往昔,过去。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饮酒·二十 文翻注译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
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虽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
诗书复何罪?
一朝成灰尘。
诗书典籍有何罪?
顿时被焚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羲(xī)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羲农:指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去:离开。
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汲汲鲁中叟(sǒu),弥缝使其淳。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
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闭失。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chuò)微响,漂流逮(dài)狂秦。
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
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
辍:中止,停止。
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没而微言绝”。
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
逮:至,到。
狂秦:狂暴的秦朝。
诗书复何罪?
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区区:少,为数不多。
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韩婴等人。
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绝世:指汉代灭亡。
六籍:指六经。
亲:亲近。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
走:奔跑。
“不见”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快饮:痛饮,畅饮。
头上巾:这里特指作者所戴的漉酒巾。
但恨多谬(miù)误,君当恕醉人。
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
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羲(xī)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
羲农:指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去:离开。
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汲汲鲁中叟(sǒu),弥缝使其淳。
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
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闭失。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虽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
洙泗辍(chuò)微响,漂流逮(dài)狂秦。
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
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
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
辍:中止,停止。
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没而微言绝”。
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
逮:至,到。
狂秦:狂暴的秦朝。
诗书复何罪?
一朝成灰尘。
诗书典籍有何罪?
顿时被焚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
区区:少,为数不多。
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韩婴等人。
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
绝世:指汉代灭亡。
六籍:指六经。
亲:亲近。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
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
走:奔跑。
“不见”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巾。
快饮:痛饮,畅饮。
头上巾:这里特指作者所戴的漉酒巾。
但恨多谬(miù)误,君当恕醉人。
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
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饮酒 其七 文
饮酒·其三 文翻译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儒道衰微近千载,人人自私吝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有酒居然不肯饮,只顾世俗虚浮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所以珍贵我自身,难道不是为此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一生又能有多久,快似闪电令心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忙碌一生为名利,如此怎能有所成!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儒道衰微近千载,人人自私吝其情。
道丧:道德沦丧。
道指做人的道理,向:将近。
惜其情:吝惜陶渊明的感情,即只顾个人私欲。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有酒居然不肯饮,只顾世俗虚浮名。
世间名:指世俗间的虚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所以珍贵我自身,难道不是为此生?
一生复能几,倏(shū)如流电惊。
一生又能有多久,快似闪电令心惊。
复能几:又能有多久。
几,几何,几多时。
倏:迅速,极快。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忙碌一生为名利,如此怎能有所成!
鼎鼎:扰扰攘攘的样子,形容为名利而奔走忙碌之态。
此:指“世间名”。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