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鼻铺前桃花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归来长恐已春迟,恰是东风二月时。

路上桃花亦懽喜,为人浓抹湿燕支。

桃花庵歌

作者: 唐寅 朝代: 明代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更多
桃花坞裏桃花,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觉。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日复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复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意在华贵的车马前弯腰屈从,只希望在赏花饮酒中度日死去。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如果将富贵和贫贱相比,那是天壤之别。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车马奔波是富贵人的乐趣所在,而无财的人追寻的是酒盏和花枝。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如果将清贫的生活与车马劳顿的生活相比,他们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闲适之乐。 世人笑我忒疯颠,我咲世人看不穿。世间的人笑我太疯癫了,我笑他们都太肤浅。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还记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没有花也没有酒,如今都被锄作了田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弘治乙丑年三月桃花庵的主人唐寅作。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桃花坞裏桃花(ān),桃花庵裏桃花仙。庵:屋舍也。桃花坞:坞为四面高,中间低的地方,今江苏省苏州市有地名“桃花坞”。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鞠躬:恭敬谨慎的样子,表示屈从,屈服。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tuī)疯颠,我咲世人看不穿。忒:太。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五陵豪杰墓: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都在长安附近,后人也用“五陵”指富贵人家聚居长安的地方。无花无酒:指没有人前来祭祀,摆花祭酒是祭祀的礼俗。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桃花坞裏桃花(ān),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庵:屋舍也。桃花坞:坞为四面高,中间低的地方,今江苏省苏州市有地名“桃花坞”。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觉。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日复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复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意在华贵的车马前弯腰屈从,只希望在赏花饮酒中度日死去。鞠躬:恭敬谨慎的样子,表示屈从,屈服。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如果将富贵和贫贱相比,那是天壤之别。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车马奔波是富贵人的乐趣所在,而无财的人追寻的是酒盏和花枝。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如果将清贫的生活与车马劳顿的生活相比,他们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闲适之乐。 世人笑我忒(tuī)疯颠,我咲世人看不穿。世间的人笑我太疯癫了,我笑他们都太肤浅。忒:太。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还记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没有花也没有酒,如今都被锄作了田地。五陵豪杰墓: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都在长安附近,后人也用“五陵”指富贵人家聚居长安的地方。无花无酒:指没有人前来祭祀,摆花祭酒是祭祀的礼俗。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弘治乙丑年三月桃花庵的主人唐寅作。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版本一)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来花下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风骚,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版本二)  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唐寅诗画得力处正在于此,这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全诗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一幅是明朝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只用了“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碌碌”等十几个字,就把明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传神地勾勒了出来。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描写得比较详细,“种桃树”、“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酒盏花枝隐士缘”。两幅画面孰优孰劣由读者自己体会和评定。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起首四行,有如一个长长的“推”的镜头,由远及近,将一个画里神仙陡然呈现在读者面前。短短四行,重复用了六个“桃花”,循环复沓,前后钩连,浓墨重彩,迅速堆积出一个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设定的情境之中。不紧不慢的语调和语速,又加重了读者的亲切感和好奇心:这桃花仙人究竟过得是怎样的神仙生活?接下来的四行便展开一幅“醉卧花间”的美图:“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看这桃花仙人何等逍遥,何等快活,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醉酒赏花。这里,花与酒,已不完全是诗人藉以谴怀的外物,简直是诗人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说也成了独立的生命个体,花、酒与人,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以上几句,可谓作者自况,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那个曾经幻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学子唐寅不见了,那个烟花柳巷醉生梦死的风流才子不见了,痛也痛过,乐也乐过,在经历了几年放浪生活之后,唐寅终于还是选择逃离闹市,为自己选定这一处世外桃源,和继娶沈氏,开始了相对平静的隐居生活。虽仕进无门,毕竟身有所托,又值壮年,美景逸思,一咏成诗。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此一句承上启下,道出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与其为了荣华富贵奔波劳碌屈己下人,何如在花酒间快活逍遥:“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但换个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贵者须得时刻绷紧神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过活,而所谓贫者,却能多几分闲情,多几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实,更加轻松和快乐。以上六行全用对比描写,感情在激烈的碰撞中展开,每一句中,因用韵的关系,前紧后舒,充分表现出诗人傲世不俗的个性,和居处生活的的超脱与释然。   注:“车尘马足显者势,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综合全文意境,显者与隐士的对比,较富者与贫者的对比更贴合,作此诗时,唐寅已经经历过了出仕不利,已经绝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进取之意,是隐居在此。   然而此中真义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见“别人笑我忒疯癫”?而“我”,却不以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昔日叱咤风云富贵至极的君王将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没,势已落,连花和酒这些在他们生前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无法奢望了,甚至连坟茔都不保。如果他们在天有知,也只能无奈地看着农夫在自己葬身的土地上耕作了。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一句收束,戛然而止,余味绵绵。   通观全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回旋委婉,近乎民谣式的自言自语,然而就是这样的自言自语,却蕴涵的无限的艺术张力,给人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烈的认同感,不愧是唐寅诗中之最上乘者。这也正合了韩愈“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音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的著名论断。   这首诗中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的两个意象是“花”和“酒”。桃花,最早见诸文学作品,当于《诗经·周南》之《桃夭》篇,本意表达一种自由奔放的情感。而至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一出,桃花便更多地被用来表达隐逸情怀了。古代,桃还有驱鬼辟邪的意思,而“桃”与“逃” 谐音,因有避世之意。在唐寅的诗中,“桃花”这一意象频频出现。试举几例: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把酒对月歌》)   桑出罗兮柘出绫,绫罗妆束出娉婷。娉婷红粉歌金缕,歌与桃花柳絮听。 (《桑图》)   野店桃花万树低,春光多在画桥西。幽人自得寻芳兴,马背诗成路欲迷。 (《题画四首其一》)   花开烂漫满村坞,风烟酷似桃源古。千林映日莺乱啼,万树围春燕双舞。 (《桃花坞》)   草屋柴门无点尘,门前溪水绿粼粼。中间有甚堪图画,满坞桃花一醉人。 (《题画廿四首其十五》)   不难看出,例中桃花意象都是用来表达闲居和隐逸生活的。   “酒”,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士人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用来表达悲壮慷慨情怀,更与世事苍凉、傲岸不羁、独行特立结缘。晋有刘伶、嵇康,唐有“饮中八仙”,宋有东坡“把酒问青天”,而到了明代,又有了唐寅醉酒花下眠。   唐寅在世时声名已著,除在绘画史上拥有突出地位外,在诗词上亦有独创的成就。其诗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警拔清新,在当时独树一帜,并以其独特超凡的个性和艺术气质,从一个侧面,给那个自由、开放近乎荒唐、混沌的时代做出典型、生动的诠释。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夹竹桃花(咏题)

作者: 曹勋 朝代: 宋代

绛彩娇春,苍筠静锁,掩映夭姿凝露。

花腮藏翠,高节穿花遮护。

重重蕊叶相怜,似青帔艳妆神仙侣。

正武陵溪暗,淇园晓色,宜望中烟雨。

向暖景、谁见斜枝处。

喜上苑韶华渐布。

又似瑞霞低拥,却恐随风飞去。

要留最妍丽,须且闲凭佳句。

更秀容、分付徐熙,素屏画图取。

桃花流水引四首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代

夜深仙犬吠花关,私过云英与玉环。

天上看来偷律重,玉桃一颗谪人间。

出见桃花盛开

作者: 张嵲 朝代: 宋代

青林拥萧寺,况乃在山阴。

出见桃花发,方知春已深。

夜惜禁中桃花因怀钱员外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前日归时花正红,今夜宿时枝半空。

坐惜残芳君不见,风吹狼藉月明中。

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

王孙宴其下,隔水疑神仙。

宿露发清香,初阳动暄妍。

妖姬满髻插,酒客折枝传。

同此赏芳月,几人有华筵。

杯行勿遽辞,好醉逸三年。

题桃花夫人庙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细腰宫里桃花绽放一派艳丽清新,心念故国默默无语度过多少冬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说到底息国灭亡究竟是因为何事?

可怜金谷园殉情的绿珠这坠楼人!

参考资料: 1、 任文京.杜牧诗歌精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135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80-681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细腰宫:指楚王宫。

《后汉书》:“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

”露:读lù。

脉脉:读mò mò。

无言:据《左传》载,息夫人被楚文王强纳夫人后.一直一言不发。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至竟:究竟。

息亡:息国灭亡。

缘:因为。

底事:什么事。

金谷坠楼人:指绿珠。

绿珠是西晋石崇的爱妾,石崇住在金谷园(洛阳附近)中,生活豪侈,歌妓很多。

当时赵王伦专政,赵王伦的亲信孙秀派人来向石崇要绿珠,石崇说:“绿珠是我所爱,不能送人。

”孙秀生气,于是矫诏逮捕石崇。

石崇被捕时,对绿珠说:“我现在为你得罪。

”绿珠说:“我就死在你面前以报答你。

”因自投楼下而死。

参考资料: 1、 任文京.杜牧诗歌精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135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80-681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细腰宫里桃花绽放一派艳丽清新,心念故国默默无语度过多少冬春。

细腰宫:指楚王宫。

《后汉书》:“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

”露:读lù。

脉脉:读mò mò。

无言:据《左传》载,息夫人被楚文王强纳夫人后.一直一言不发。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说到底息国灭亡究竟是因为何事?

可怜金谷园殉情的绿珠这坠楼人!

至竟:究竟。

息亡:息国灭亡。

缘:因为。

底事:什么事。

金谷坠楼人:指绿珠。

绿珠是西晋石崇的爱妾,石崇住在金谷园(洛阳附近)中,生活豪侈,歌妓很多。

当时赵王伦专政,赵王伦的亲信孙秀派人来向石崇要绿珠,石崇说:“绿珠是我所爱,不能送人。

”孙秀生气,于是矫诏逮捕石崇。

石崇被捕时,对绿珠说:“我现在为你得罪。

”绿珠说:“我就死在你面前以报答你。

”因自投楼下而死。

参考资料: 1、 任文京.杜牧诗歌精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135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80-681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这一联用诗歌形象概括了息夫人的故事。

这里没有叙述,事件是通过描绘的语言和具体意象表现的。

它是根据“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传说翻造的,也就间接指刺了楚王的荒淫。

这比直言楚宫自多一层含意。

息夫人的不幸遭遇,根源也正系于楚王的荒淫,这里,叙事隐含造语之中。

在这“楚王葬尽满城娇”的“细腰宫”内,桃花又开了。

“桃生露井上”本属成言(《宋书·乐志》),而“露桃”却翻出新的意象,似暗喻“看花满眼泪”的桃花夫人的娇面。

“无言”是事件中主要情节,古语又有“桃李无言”,这是另一层双关。

“无言”加上“脉脉(含情)”,形象生动,表达出夫人的故国故君之思及失身的悲痛。

而在无可告诉的深宫,可怜只有“无言”的桃花作她苦衷的见证了。

两句中,桃花与桃花夫人,景与情,难解难分,水乳交融,意境优美,诗味隽永。

  诗人似乎要对息夫人一掬同情之泪了。

及至第三句突然转折,由脉脉含情的描述转为冷冷一问时,读者才知道那不过是欲抑先扬罢了。

“至竟(到底)息亡缘底事?

”这一问是对息夫人内心创伤的深刻揭示,这一点在息夫人对楚王问中原有所表现,却一向未被人注意。

  末句从对面着墨,引出另一个女子来。

那就是晋代豪富石崇家的乐妓绿珠。

其事与息妫颇类,但绿珠对权势的反抗是那样刚烈,相形之下息夫人只见懦弱了。

这里既无对绿珠的一字赞语,也无对息妫的一字贬词,只是深情一叹:“可怜金谷坠楼人!

”然而褒贬俱在此中,令人觉得语意深远。

此外,直接对一位古代软弱女子进行指斥也不免过苛之嫌,而诗人把指责转化为对于强者的颂美,不但使读者感情上容易接受,也使诗意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它意味着:软弱的受害者诚然可悯,还不及敢于以一死抗争者令人钦敬。

  因此,此诗对人所熟知的息夫人故事重作评价,见解可谓新疑独到,同时又“不显露讥刺”,形象生动,饶有唱叹之音,富于含蓄的诗美。

揆之吴乔的两条标准,故宜称为咏史绝句的范作。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88-1090 2、 凌冰 蒋芸.唐诗断章绝唱.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236

樱桃花

作者: 元稹 朝代: 唐代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

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

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元稹此诗描写樱桃花,就全诗来看,意境生动活泼,给人一种明艳、清晰的视觉感官体会,描写静景,却能给人以动态的体验感。

另外全诗不过寥寥几句,但简明凝练,描景抒情,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第一句“樱桃花”开门见山的推出所要描写的景物。

第二句马上承接上一句并运用一系列的量词由一到二到千万,恰似人的视线般由远及近,由一处及整体。

这样的描写手法立马使静默沉寂的樱桃花有了一种爆发般活泼、热闹的气氛,恰拟于宋子京“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却又比宋句写的更含蓄,若绵酒般可令人回味无穷。

第三句笔锋一转却是睹物思人,“花砖曾立摘花人”便是物是人非,然而无论作者或读者却都能将摘花人的形象还原回樱桃花枝下的花砖上面。

于是便有了最后一句:一袭罗裙,红艳似火,花衬人娇,人比花灿。

素手若玉,皓腕凝霜,折花微扬,婷婷玉立,回眸嫣然一笑,热情似火,瞬间黯淡了周围。

  然而片刻的恍惚过后呢?

却是油然而至的失落。

譬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喧闹开着的花儿,那一池的活泼美丽,终却只化作了一句叹息:“那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又譬若六一居士的《元夕》“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一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那如火般的樱桃花渲染出来的热闹却愈发衬出一份斯人不再的惆怅与落寞来。

写乐景,喻哀情,恰似我们读完这首诗后没由来的失落一样,我们不知何时,似也陷入了无尽的回忆之中。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网友素弦风断上传),版权归原作者素弦风断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过桃花夫人庙(即息夫人)

作者: 刘长卿 朝代: 唐代

寂寞应千岁,桃花想一枝。

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

云雨飞何处,山川是旧时。

独怜春草色,犹似忆佳期。

12345 共16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