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青龙寺上方(得多字)

作者: 刘长卿 朝代: 唐代

上方偏可适,季月况堪过。

远近人都至,东西山色多。

夕阳留径草,新叶变庭柯。

已度清明节,春愁如客何。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

作者: 刘长卿 朝代: 唐代

天上胡星孛,人间反气横。

风尘生汗马,河洛纵长鲸。

本谓才非据,谁知祸已萌。

食参将可待,诛错辄为名。

万里兵锋接,三时羽檄惊。

负恩殊鸟兽,流毒遍黎氓。

朝市成芜没,干戈起战争。

人心悬反覆,天道暂虚盈。

略地侵中土,传烽到上京。

王师陷魑魅,帝座逼欃枪。

渭水嘶胡马,秦山泣汉兵。

关原驰万骑,烟火乱千甍。

凤驾瞻西幸,龙楼议北征。

自将行破竹,谁学去吹笙。

白日重轮庆,玄穹再造荣。

鬼神潜释愤,夷狄远输诚。

海内戎衣卷,关中......更多

题元录事开元所居

作者: 刘长卿 朝代: 唐代

幽居萝薜情,高卧纪纲行。

鸟散秋鹰下,人闲春草生。

冒风归野寺,收印出山城。

今日新安郡,因君水更清。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作者: 刘长卿 朝代: 唐代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

与你相逢在穆陵关的路上,你只身匹马就要返回桑乾。

穆陵:指穆陵关。

桑乾:河名。

今永定河之上游。

源出山西,流经河北,相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故名。

唐李白《战城南》诗:“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

”这里指行客家在渔阳。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楚国的青山依然苍翠古老,幽州的太阳发出阵阵凄寒。

楚国:指穆陵关所在地区,并用以概指江南。

穆陵关本是吴地,春秋后属楚。

苍山:青山。

唐杜甫《九成宫》诗:“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幽州:即渔阳,也用以概指北方。

幽州原是汉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

今北京一带。

唐时渔阳、桑乾都属幽州。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城里经历上百次战乱之后,还有几家老人在世上保全。

百战:多次作战。

这里指安史之乱。

耆(qí)旧:年高望重者。

此指经历兵乱的老人。

唐杜甫《忆昔》诗之二:“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到处是残垣断壁蓬蒿遍野,你定会流着眼泪边走边看。

蓬蒿(hāo):蓬草和蒿草。

亦泛指草丛;

草莽。

晋葛洪《抱朴子·安贫》:“是以俟扶摇而登苍霄者,不充诎于蓬蒿之杪。

”归人:归来的人。

晋陶潜《和刘柴桑》:“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此指北返渔阳的行客。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32-233

湘中纪行十首。秋云岭

作者: 刘长卿 朝代: 唐代

山色无定姿,如烟复如黛。

孤峰夕阳后,翠岭秋天外。

云起遥蔽亏,江回频向背。

不知今远近,到处犹相对。

送王司马秩满西归

作者: 刘长卿 朝代: 唐代

汉主何时放逐臣,江边几度送归人。

同官岁岁先辞满,唯有青山伴老身。

喜晴

作者: 刘长卿 朝代: 唐代

晓日西风转,秋天万里明。

湖天一种色,林鸟百般声。

霁景浮云满,游丝映水轻。

今朝江上客,凡慰几人情。

赠别卢司直之闽中

作者: 刘长卿 朝代: 唐代

尔来多不见,此去又何之。

华发同今日,流芳似旧时。

洲长春色遍,汉广夕阳迟。

岁岁王孙草,空怜无处期。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作者: 刘长卿 朝代: 唐代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你就要离开家乡,奔赴万里之外的军营,通往金陵的驿路上,楚地的白云似乎也同你一样,渐渐地向西飘去。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长江两岸的春色留不住你的脚步,青青的绿草也在为你送行。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历代好诗诠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5页 2、 禾稼.《小儿唐诗三百首》: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01月:第4页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事鼓鼙(pí):从事军务。

鼓鼙,军用乐器。

金陵:一般指今江苏省南京市,但唐代时把润州也称为金陵,这里即指润州。

楚云西:古代楚国地方的西部,这里指送别的所在。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行客:过客;

旅客。

草色青青:形容草长得好(多用于形容春天的美景)。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历代好诗诠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5页 2、 禾稼.《小儿唐诗三百首》: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01月:第4页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你就要离开家乡,奔赴万里之外的军营,通往金陵的驿路上,楚地的白云似乎也同你一样,渐渐地向西飘去。

事鼓鼙(pí):从事军务。

鼓鼙,军用乐器。

金陵:一般指今江苏省南京市,但唐代时把润州也称为金陵,这里即指润州。

楚云西:古代楚国地方的西部,这里指送别的所在。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长江两岸的春色留不住你的脚步,青青的绿草也在为你送行。

行客:过客;

旅客。

草色青青:形容草长得好(多用于形容春天的美景)。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历代好诗诠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5页 2、 禾稼.《小儿唐诗三百首》: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01月:第4页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作者: 刘长卿 朝代: 唐代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黄昏时分,猿声凄切,江边送客早已四散。

江水滚滚,一片苍茫,独自更觉伤心悲凉。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同被贬逐漂泊,只是君行更远。

青山万里,我真是挂念你的一叶扁舟。

参考资料: 1、 王光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武汉出版社,2004.08:228 2、 张春晓.绘本天下名诗·长亭古道:四川出版集团,2004年07月第1版:66 3、 张学文.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重庆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109-110 4、 袁忠岳.唐人咏怀绝句精品赏析:花城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81-82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首句描写氛围。

“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暮”字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

七个字,没有一笔架空,将送别的环境,点染得“黯然销魂”。

猿啼常与悲凄之情相关。

《荆州记》载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何况如今听到猿声的,又是处于逆境中的迁客,纵然不浪浪泪下,也难免要怆然动怀了。

“客散暮江头”,也都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

  第二句“人自伤心水自流”,切合规定情景中的地点“江头”,这就越发显出上下两句有水乳交融之妙。

此时日暮客散,友人远去,自己还留在江头,更感到一种难堪的孤独,只好独自伤心了,而无情的流水却只管载着离人不停地流去。

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伤心”,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心之情。

  三四句从“伤心”两字一气贯下,以前两句更推进一步。

第三句在“远”字前缀一“更”字,自己被逐已经不幸,而裴郎中被贬谪的地方更远,着重写出对方的不幸,从而使同病相怜之情,依依惜别之意,表现得更为丰富、深刻。

末句“青山万里一孤舟”与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

随着孤帆远影在望中消失,诗人的心何尝没有随着眼前青山的延伸,与被送者一道渐行渐远!

  从通篇来看,基本上采用了直陈其事的赋体,紧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使写景与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情挚意深,别有韵味。

前人论刘长卿“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此诗写得如此清新自然,正见他的“炼饰”功夫。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411-412页

12345 共50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