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暖律变寒光,东君景渐长。

我悲游海峤,君说住柴桑。

雪色随高岳,冰声陷古塘。

草根微吐翠,梅朵半含霜。

酒市多逋客,渔家足夜航。

匡庐云傍屋,彭蠡浪冲床。

绿摆杨枝嫩,红挑菜甲香。

凤凰城已尽,鹦鹉赋应狂。

伫见龙辞沼,宁忧雁失行。

不应双剑气,长在斗牛傍。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当时红楼离别之夜,令人惆怅不已,香灯隐约地映照着半卷的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残月将落,天刚破晓时,“我”就要出门远行,美人含着泪珠为“我”送行,真是“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样子。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临别时为我弹奏一曲如泣如诉的乐章,那琵琶杆拨上装饰着用金制成的翠羽,雍容华贵;

那琵琶弦上弹奏着娇软的莺语,婉转动人。

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那凄恻的音乐分明是在劝“我”早些儿回家,碧纱窗下有如花美眷在等着他。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红楼:红色的楼,泛指华美的楼房。

此指官贵人家女子的闺一说犹青楼,妓女所居。

堪惆怅:堪,“那堪”的省文。

此指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香灯:即长明灯。

通常用琉璃釭盛香油燃点。

流苏帐:用彩色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状垂饰物。

常饰干车马、帐帐等物上。

此指饰有流苏的帷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此句是当黎明之时将要出门离去女子留着眼泪与之辞别。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琵琶:初创批把。

见《释名释乐器》。

此类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传人我国。

后经改造,团体修颈,有四弦、十二柱。

俗称“秦汉子”。

南北朝时又有曲项琵琶传八我国。

四弦腹呈半梨形颈上有四柱,横抱怀中用拨子弹奏即现今琵琶的前身。

唐宋以来经不断改进柱垃逐渐增多改横抱为竖抱,废拨子改用手指弹奏,观今民间的琵琶有十七柱,通常称四相十三品革新的琵琶有六相十八品;

后者能弹奏所有半音技法丰富成为重要的民族乐器。

金翠羽:指琵琶上用黄金和翠玉制成的饰物。

弦上黄莺语:此句是指琵琶之声犹如黄莺的啼叫。

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绿窗:绿色纱窗。

指贫女的闺室。

与红楼相对,红楼为富家女子闺室。

据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记载。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当时红楼离别之夜,令人惆怅不已,香灯隐约地映照着半卷的流苏帐。

红楼:红色的楼,泛指华美的楼房。

此指官贵人家女子的闺一说犹青楼,妓女所居。

堪惆怅:堪,“那堪”的省文。

此指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香灯:即长明灯。

通常用琉璃釭盛香油燃点。

流苏帐:用彩色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状垂饰物。

常饰干车马、帐帐等物上。

此指饰有流苏的帷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残月将落,天刚破晓时,“我”就要出门远行,美人含着泪珠为“我”送行,真是“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样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此句是当黎明之时将要出门离去女子留着眼泪与之辞别。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临别时为我弹奏一曲如泣如诉的乐章,那琵琶杆拨上装饰着用金制成的翠羽,雍容华贵;

那琵琶弦上弹奏着娇软的莺语,婉转动人。

琵琶:初创批把。

见《释名释乐器》。

此类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传人我国。

后经改造,团体修颈,有四弦、十二柱。

俗称“秦汉子”。

南北朝时又有曲项琵琶传八我国。

四弦腹呈半梨形颈上有四柱,横抱怀中用拨子弹奏即现今琵琶的前身。

唐宋以来经不断改进柱垃逐渐增多改横抱为竖抱,废拨子改用手指弹奏,观今民间的琵琶有十七柱,通常称四相十三品革新的琵琶有六相十八品;

后者能弹奏所有半音技法丰富成为重要的民族乐器。

金翠羽:指琵琶上用黄金和翠玉制成的饰物。

弦上黄莺语:此句是指琵琶之声犹如黄莺的啼叫。

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那凄恻的音乐分明是在劝“我”早些儿回家,碧纱窗下有如花美眷在等着他。

绿窗:绿色纱窗。

指贫女的闺室。

与红楼相对,红楼为富家女子闺室。

据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记载。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古离别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春光明艳,晴空上飘浮着一层淡淡的烟云,在柳枝披拂的大道口,正举行着一场送别的酒宴。

无奈分别在即,愁肠百结,这酒也喝得不畅快。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离人举起华贵的马鞭指向他此行将往的远方—江南。

想到此去江南,那里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春色更美。

只是良辰美景难有人与之共享,因此江南春色愈美愈增加人的愁苦,使人痛断肚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春光明艳,晴空上飘浮着一层淡淡的烟云,在柳枝披拂的大道口,正举行着一场送别的酒宴。

无奈分别在即,愁肠百结,这酒也喝得不畅快。

毵毵(sān):柳叶枝条下垂貌。

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离人举起华贵的马鞭指向他此行将往的远方—江南。

想到此去江南,那里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春色更美。

只是良辰美景难有人与之共享,因此江南春色愈美愈增加人的愁苦,使人痛断肚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写文艺作品的人,大抵都懂得一种环境衬托的手法:同样是一庭花月;

在欢乐的时候,它们似乎要为人起舞;

而当悲愁之际,它们又好像替人垂泪了。

韦庄这首《古离别》,跳出了这种常见的比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来反衬离愁别绪,却获得和谐统一的效果。

  晴烟漠漠,杨柳毵毵,日丽风和,一派美景。

作者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它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出了在这个时候分别的难堪之情。

第二句转入“不那离情酒半酣”,一下子构成一种强烈的反跌,使满眼春光都好像黯然失色,有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就越强烈的感觉。

“酒半酣”三字也写得好,不但带出离筵别宴的情景,让人看出在柳荫之下置酒送行的场面,并且巧妙地写出人物此时的内心感情。

因为假如酒还没有喝,离别者的理智还可以把感情勉强抑制,如果喝得太多,感情又会完全控制不住;

只有酒到半酣的时候,别情的无可奈何才能给人以深切的体味。

“酒半酣”之于“不那”,起着深化人物感情的作用。

  三、四两句再进一层。

此地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那么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浓,更要使远行人断肠了。

所以临别时,送行者用马鞭向南方指点着,饶有深意地说出“断肠春色在江南”的话。

  常建《送宇文六》诗说:“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李嘉祐《夜宴南陵留别》诗也说:“雪满庭前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

预愁明日相思处,匹马千山与万山。

”结尾都是深一层的写法。

前代文艺评论家称之为“厚”,也就是有深度。

“厚”,就能够更加饱满地完成诗的主题。

  这首诗色调鲜明,音节谐美,浅而不露,淡而有韵,予人以一种清新的美感。

淡淡的晴烟,青青的杨柳,衬托着道旁的离筵别酒,仿佛一幅诗意盎然的设色山水。

诗中人临别时扬鞭指点的动作,又使这幅画图显得栩栩如生。

读着它,人们很容易联想起宋元画家所画的小品,风格和情致都相当接近。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春日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

落星楼上吹残角, 偃月营中挂夕晖。

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

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每个夜晚,我都处在深深的思念之中,一直到夜深人静,漏断更残,凝望着那一轮令人伤心的明月,我久久地依凭栏杆,想必你也思念着我,感到了锦被的冷,锦被的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画堂近在咫尺,但是像海一样深,要渡过,难,回忆往日,只好把共同阅读的旧书翻来看,不知何时再见,一起携手进入长安。

参考资料: 1、 李永田.唐宋词名篇鉴赏: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6月1日

浣溪沙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阑,含嚬不语恨春残。

欲上秋千四体慵,拟交人送又心忪,画堂帘幕月明风¤ 此夜有情谁不极,隔墙梨雪又玲珑,玉容憔悴惹微红。

惆怅梦馀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红纱,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绿树藏莺莺正啼,柳丝斜拂白铜鞮,弄珠江上草萋萋¤ 日暮饮归何处客,绣鞍骢马一声嘶,满身......更多

独鹤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夕阳滩上立裴回,红蓼风前雪翅开。

应为不知栖宿处,几回飞去又飞来。

悼杨氏妓琴弦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魂归寥廓魄归烟,只住人间十八年。

昨日施僧裙带上,断肠犹系琵琶弦。

勉儿子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养尔逢多难,常忧学已迟。

辟疆为上相,何必待从师。

古离别(一作多情)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一生风月供惆怅,到处烟花恨别离。

止竟多情何处好,少年长抱少年悲。

12345 共30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