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江兵

拼音:xià jiānɡ bīnɡ 首字母大写:XJB五笔:gh ia rw 下江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1.新莽末年以王常﹑成丹等为首的绿林农民起义军的一支。 2.泛指反抗朝廷的军队。

下江

拼音:xià jiānɡ 首字母大写:XJ五笔:gh ia 下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1.长江下游地区,包括江苏﹑安徽﹑浙江等省。 2.江苏省的别称。因江苏省居于安徽省的下游,故称安徽省为上江,江苏省为下江。 3.娄江的别称。即今江苏浏河。

上江

拼音:shànɡ jiānɡ 首字母大写:SJ五笔:h ia 上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1.多指长江的上流地区。 2.又因长江从安徽流入江苏﹐故旧称安徽为上江﹐江苏为下江。今浙江省的金华﹑衢州一带﹐居浙江上游﹐旧时也称上江。 3.水名。《史记.夏本纪》"三江既入,震泽致定"唐张守节正义:"三江者,在苏州东南三十里,名三江口……江东南上七十里至白蚬湖,名曰上江,亦曰东江。" 4.水名。广东省称鬰水(西江)为上江,泷水为下江。参见"西江"。

客民

拼音:kè mín 首字母大写:KM五笔:pt n 客民的同义词反义词
1.外地寄寓的居民。 2.晩清下江一带"哥老会"的别称。

平林兵

拼音:pínɡ lín bīnɡ 首字母大写:PLB五笔:guf ss rw 平林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1.新莽末年绿林农民起义军的一支。以陈牧﹑廖湛为首。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他们聚众千余人响应新市兵,在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起义,称"平林兵"。同年与本属绿林军的新市﹑下江兵会合。

剃发令

拼音:tì fā lìnɡ 首字母大写:TFL五笔:uxhj v wyc 剃发令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统治者强迫汉人依满俗剃去前半部头发的命令。也称"剃发令"。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政府颁布剃发令,后以人心不服,暂缓执行。次年攻下江南,重申此令,规定:凡清军所到之处,限十日内,尽弃明朝衣冠,皆依满族习俗剃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违者处死。参阅《清史稿.世祖纪一》。

下路

拼音:xià lù 首字母大写:XL五笔:gh kht 下路的同义词反义词
1.前方;路边。 2.犹言下江,指长江下游的地方。 3.路为宋﹑金﹑元行政区划名,元定辖区户数在十万以下者为下路。

运舟

拼音:yùn zhōu 首字母大写:YZ五笔:fcp tui 运舟的同义词反义词
1.犹行船。语出《楚辞.九章.哀郢》:"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姜亮夫校注:"运,运之使行也。"

操江

拼音:cāo jiānɡ 首字母大写:CJ五笔:rkks ia 操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代官名。全称提督操江﹐以副佥都御史为之﹐领上下江防之事。清顺治元年沿置﹐兼巡抚安﹑徽﹑宁﹑池﹑太﹑广﹐驻安庆。至康熙元年省操江所部十二营﹐改隶总督。始置安徽巡抚。因明代操江以副佥都御史为之﹐故亦有操江御史﹑操江都御史之称。 2.在江上操练兵卒。

李翰祥(1926-1997)

拼音:lǐ hàn xiánɡ (1926-1997)首字母大写:LHX(1926-1997)五笔:sb fjw pyu (1926-1997) 李翰祥(1926-1997)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导演。辽宁锦州人。曾就读于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8年在香港从影。执导的《貂蝉》、《江山美人》、《后门》、《大军阀》,均获亚洲影展奖;《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施》、《缇萦》、《乾隆下江南》、《乾隆下扬州》,均获金马奖;《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获文化部优秀影片特别奖。
12 共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