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狼当路﹐不治狐狸

拼音:hǔ lánɡ dānɡ lù ﹐ bú zhì hú li 首字母大写:HLDL﹐BZHL五笔:hwv qtyv iv kht ﹐ i ick qtr qtjf 虎狼当路﹐不治狐狸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大害当前﹐当先除大害﹐不顾小害。

不治

拼音:bú zhì 首字母大写:BZ五笔:i ick 不治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不能治理。 2.不追究,不治罪。 3.不修整。 4.不医治。 5.指无法治好。 6.不研究。

不治生产

拼音:bú zhì shēnɡ chǎn 首字母大写:BZSC五笔:i ick tgd u 不治生产的同义词反义词
治:管理。指不注意或无暇料理自己的生计。

不治之症

拼音:bú zhì zhī zhènɡ 首字母大写:BZZZ五笔:i ick pp ugh 不治之症的同义词反义词
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伯牛之疾

拼音:bó niú zhī jí 首字母大写:BNZJ五笔:wrg tgk pp utd 伯牛之疾的同义词反义词
伯牛:人名,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伯牛不幸生了癞疮,那里是不治之症。因此用以指人患的不治的恶疾。

伯牛

拼音:bó niú 首字母大写:BN五笔:wrg tgk 伯牛的同义词反义词
1.孔子弟子冉耕的字。《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朱熹集注:"伯牛﹐孔子弟子﹐姓冉﹐名耕。'有疾'﹐先儒以为癞也……'自牖执其手'﹐盖与之永诀也。"后诗文中以"伯牛之疾"指不治的恶疾。 2.古地名。

蔡锷(1882-1916)

拼音:cài è (1882-1916)首字母大写:CE(1882-1916)五笔:awf qkkn (1882-1916) 蔡锷(1882-1916)的同义词反义词
近代军事家。字松坡,湖南邵阳人。师从梁启超。曾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后任云南新军协统。武昌起义时,在昆明举兵响应,任云南军政府都督。后被袁世凯调入北京,暗加监视。1915年与梁启超策划反袁,潜回云南组织护国军讨袁。袁世凯死后,任四川督军兼省长。后因病赴日本就医,不治逝世。有《蔡锷集》。

不理

拼音:bù lǐ 首字母大写:BL五笔:i gj 不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1.犹言不利,不顺。 2.谓不治理公务。 3.理不清。 4.不理睬。

陈平(?-前178)

拼音:chén pínɡ (?- qián 178)首字母大写:CP(?-Q178)五笔:ba guf (?- ue 178) 陈平(?-前178)的同义词反义词
汉初大臣。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陈胜起义后,先投魏王咎,后又随项羽入关。不久归刘邦,任护军中尉,建议用反间计使项羽去谋士范增,并以爵位笼络大将韩信,被刘邦采纳。汉朝建立后封曲逆侯。惠帝、吕后时任丞相,因吕氏专权而不治事。吕后死,与周勃定计诛杀吕产、吕禄等,迎立文帝,任丞相。

腠理

拼音:còu lǐ 首字母大写:CL五笔:edw gj 腠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中医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如: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史记·扁鹊仓公列传》。2.写作中的思路。
1234 共3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