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法

拼音:yì fǎ 首字母大写:YF五笔:yr ifc 义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旧指合乎某种道义标准的法律。 2.义理法则。 3.桐城派古文家亦以称着文应遵循的准则。

资本主义法制

拼音:zī běn zhǔ yì fǎ zhì 首字母大写:ZBZYFZ五笔:uqwm sg y yr ifc tgm 资本主义法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亦称“资产阶级法制”。通常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或指资产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管理资产阶级国家的事务制度化、法律化。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提出了“三权分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反对封建专制的主张,并在掌握政权后写入了宪法性文件,确定为法制原则。资产阶级法制在历史上曾起了进步作用,但它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社会主义法制

拼音:shè huì zhǔ yì fǎ zhì 首字母大写:SHZYFZ五笔:py wfc y yr ifc tgm 社会主义法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通常指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或者指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法制是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法制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代表了社会主义国家全体人民的最大利益和意志。包括立法、执法、守法三个方面,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基本原则主要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律由国家统一制定和实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

春秋之义

拼音:chūn qiū zhī yì 首字母大写:CQZY五笔:dwj to pp yr 春秋之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春秋时代通行的义法,即以王命为重,处理好上下、大小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

拼音:shè huì zhǔ yì mín zhǔ 首字母大写:SHZYMZ五笔:py wfc y yr n y 社会主义民主的同义词反义词
社会主义国家中工人阶级和其他人民群众享有的民主。即由人民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大事,同时发展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和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社会主义民主要同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政治体制改革

拼音:zhènɡ zhì tǐ zhì ɡǎi ɡé 首字母大写:ZZTZGG五笔:ght ick wsg tgm nt af 政治体制改革的同义词反义词
特指我国在政治体制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方苞(1668-1749)

拼音:fānɡ bāo (1668-1749)首字母大写:FB(1668-1749)五笔:yy aqn (1668-1749) 方苞(1668-1749)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散文家。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年间进士。曾因戴名世案下狱,后官至礼部侍郎。桐城派创始者,讲究义法,注重雅洁。《狱中杂记》等篇较有名。有《方苞集》。

桐城派

拼音:tónɡ chénɡ pài 首字母大写:TCP五笔:smgk fd ire 桐城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皆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及唐宋八大家散文。讲究"义法",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要求语言雅洁,文以载道,其作品一般内容贫弱,往往流于空洞。是清代极有影响的散文流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拼音:zhōnɡ huá rén mín ɡònɡ hé ɡuó xiàn fǎ 首字母大写:ZHRMGHGXF五笔:k wxf w n aw t l ptf if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我国的根本法。从1954年至1982年,我国共颁布了四部宪法。现行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1982年12月4日通过,有序言和四章一百三十八条。宪法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总的指导思想,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要求所有公民和社会组织都以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承担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责任。1988年和1993年全国人大又分别对1982年宪法作了两次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