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诸
拼音:yú zhū 首字母大写:YZ五笔:gf yft 于诸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安置。《公羊传.哀公六年》:"景公死而舍立,陈乞使人迎阳生于诸其家。"何休注:"于诸,置也,齐人语也。"一说"诸"语中助词,见刘淇《助字辨略》卷一。
乡饮酒礼
拼音:xiānɡ yǐn jiǔ lǐ 首字母大写:XYJL五笔:xt qnq isgg pynn 乡饮酒礼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称"乡饮酒"。亦作"乡?酒"。
2.周代乡学三年业成大比,考其德行道艺优异者,荐于诸侯。将行之时,由乡大夫设酒宴以宾礼相待,谓之"乡饮酒礼"。历朝沿用,亦指地方官按时在儒学举行的一种敬老仪式。
髻珠
拼音:jì zhū 首字母大写:JZ五笔:defk gtf 髻珠的同义词反义词
1.佛教语。国王发髻中的明珠。语本《法华经.安乐行品》:"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佛教因以"髻珠"比喻第一义谛﹑甚深法义。
颁朔
拼音:bān shuò 首字母大写:BS五笔:wvd ubte 颁朔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帝王于每年季冬把来年的历日布告天下诸侯,谓之"颁朔"。语本《周礼.春官.大史》:"颁告朔于邦国。"郑玄注:"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
备酒浆
便换
拼音:biàn huàn 首字母大写:BH五笔:wgj rq 便换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代的一种汇兑方式。商人至京,将钱交付各道驻京的进奏院或各军各使等机构,换取票券。商人离京去各地经商,可凭券至当地有关机构取款,谓之"便换"。此法宋代犹行。《旧唐书.食货志上》:"茶商等公私便换见钱﹐并须禁断。"《宋史.食货志下二》:"先是﹐太祖时取唐飞钱故事﹐许民入钱京师﹐于诸州便换。其法:商人入钱左藏库﹐先经三司投牒﹐乃输于库。"用便换方式汇兑的票券也称"便换"。
传食
都监
拼音:dōu jiān 首字母大写:DJ五笔:ftjb jtyl 都监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三国时称内侍官。
2.官名。唐中叶后常以太监为监军,亦称都监。
3.官名。宋于诸路﹑州﹑府,皆置兵马都监,省称"都监"。
4.宋代道教职称名。
定风波
拼音:dìnɡ fēnɡ bō 首字母大写:DFB五笔:pgh wr ib 定风波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以五代欧阳炯所作为正格。双调六十二字,平韵仄韵互用。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醉琼枝》。
2.曲牌名。用于诸宫调及南曲。
附学生
拼音:fù xué shenɡ 首字母大写:FXS五笔:bwf ipb tgd 附学生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清科举时代生员名称之一。明洪武初﹐生员虽定额﹐但不久即增广﹐不拘额数。至宣德时﹐以初设食廪者为廪膳生员﹐增广者称增广生员﹐各有一定额数。到正统元年﹐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则称附学生员﹐省称附生。清代凡童生入学者皆称附生﹐即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