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

拼音:dì yì rén chēnɡ 首字母大写:DYRC五笔:txh g w tqi 第一人称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在言语(书面或口头)活动中﹐指称说话人自己的﹐为第一人称。如"我"﹑"我们"等。在文学作品中第一人称"我"可以是作者自己﹐也可以是虚构的人物。

第二人称

拼音:dì èr rén chēnɡ 首字母大写:DERC五笔:txh fgg w tqi 第二人称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在言语活动中﹐指称听话人的﹐为第二人称。如"你"﹑"您"﹑"你们"等。参见"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

拼音:dì sān rén chēnɡ 首字母大写:DSRC五笔:txh dg w tqi 第三人称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在言语活动中﹐指称说话人与听话人以外第三方的﹐为第三人称。如"他"﹑"她"﹑"它"﹑"他们"等﹐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运用第三人称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

人称代词

拼音:rén chēnɡ dài cí 首字母大写:RCDC五笔:w tqi wa yngk 人称代词的同义词反义词
1. 代词的一类,用于人的称谓。如:我、我们、你们、他、她们……。

人称

拼音:rén chēnɡ 首字母大写:RC五笔:w tqi 人称的同义词反义词
1.语法范畴之一。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行为﹑动作是属于谁的。属于说话人的为第一人称,属于听话人的为第二人称,属于说话人听话人之外的是第三人称。

公廨本钱

拼音:ɡōnɡ xiè běn qián 首字母大写:GXBQ五笔:wc oqeg sg qg 公廨本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从北朝起到隋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崔沔说:"收利数多﹐破产......更多

白头行

拼音:bái tóu xínɡ 首字母大写:BTX五笔:rrr ud tgs 白头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旧时广东人称头缠白布的波斯人所设的商行。

北庭

拼音:běi tínɡ 首字母大写:BT五笔:ux ot 北庭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汉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 2.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 3.唐方镇名。属陇右道。以其治所在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北庭都护﹐故通称北庭。辖西北伊﹑西﹑庭三州及北庭都护府境内诸军镇﹑守捉。其地后入回纥,继入吐蕃。 4.指燕京。即今北京市。元建都燕京,时汉人称之为北庭。

笔仙

拼音:bǐ xiān 首字母大写:BX五笔:teb wm 笔仙的同义词反义词
1.后晋时﹐有不知名高士﹐善制笔﹐人称"笔仙"。

布施

拼音:bù shī 首字母大写:BS五笔:dmh ytb 布施的同义词反义词
佛教施舍给他人财物、体力和智慧以求积累功德直至解脱的修行方法。以财物与人称为“财布施”,说法度人是“法布施”,救人厄难是“无畏布施”。
12345 共39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