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节

拼音:shǐ jié 首字母大写:SJ五笔:wgk ab 使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卿大夫聘于天子诸侯时所持符信。 2.使者。亦用以称派驻一方的官员。 3.今特指一国常驻他国的外交官,或派往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代表。

外交使节

拼音:wài jiāo shǐ jié 首字母大写:WJSJ五笔:qh ur wgk ab 外交使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外交代表”。

赤帷

拼音:chì wéi 首字母大写:CW五笔:fo mhwy 赤帷的同义词反义词
1.赤色帷帐。 2.古代帝王特派的使节乘赤帷车,后以"赤帷"表示委以重命。

楚冠

拼音:chǔ ɡuàn 首字母大写:CG五笔:ssn pfqf 楚冠的同义词反义词
1.《淮南子.主术训》:"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国效之。"高诱注:"獬豸之冠,如今御史冠。""楚冠"即指此冠,后御使﹑使节及执法者皆戴之。

敦盘

拼音:dūn pán 首字母大写:DP五笔:ybt tul 敦盘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玉敦和珠盘。古代天子或诸侯盟会所用的礼器。敦以盛食,盘以盛血,皆用木制,珠玉为饰。见《周礼.天官.玉府》。后以"熟盘"指宾主聚会或使节交往。

槀街

拼音:kào jiē 首字母大写:KJ五笔:ymks tffs 槀街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代长安街名。当时属国使节馆舍均集中于此街。

藁街

拼音:ɡǎo jiē 首字母大写:GJ五笔:ayms tffs 藁街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藳街"。 2.汉时街名,在长安城南门内,为属国使节馆舍所在地。

遣唐使

拼音:qiǎn tánɡ shǐ 首字母大写:QTS五笔:khgp ovh wgk 遣唐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日本朝廷派到中国唐代的使节。公元7世纪初,日本就已派使节到中国隋代。唐代建立后,从630-894年间,日本先后派出了十八批遣唐使,有的未到中国,使团人员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学问僧等,最多时人数达五百余人。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和人民的友好往来。

三节人从

拼音:sān jié rén cónɡ 首字母大写:SJRC五笔:dg ab w ww 三节人从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代(包括夏﹑辽﹑金)出国使节的随员。

外交代表

拼音:wài jiāo dài biǎo 首字母大写:WJDB五笔:qh ur wa ge 外交代表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称“外交使节”。一国派往别国处理两国关系等外交事务的正式代表。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互派的外交代表有大使、公使、代办等,为常驻外交代表,他们代表国家与驻在国进行联系和交涉,保护本国利益,发展友好关系等。也有为出席国际会议、参加重要庆典而派出的临时外交代表。外交代表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
123 共2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