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

拼音:ɡuānɡ xù 首字母大写:GX五笔:ig xft 光绪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公元1875—1908)。

光绪帝(1871-1908)

拼音:ɡuānɡ xù dì (1871-1908)首字母大写:GXD(1871-1908)五笔:ig xft yuph (1871-1908) 光绪帝(1871-1908)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皇帝。庙号德宗,年号光绪。四岁即位,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中日甲午战争时,主张抗战。后受维新派的影响,曾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实施新政。戊戌政变后,被幽禁于瀛台。后病死。

丘逢甲(1864-1912)

拼音:qiū fénɡ jiǎ (1864-1912)首字母大写:QFJ(1864-1912)五笔:rth tdh lhnh (1864-1912) 丘逢甲(1864-1912)的同义词反义词
诗人。字仙根,号蛰庵、仲阏,别号南武山人、仓海君,台湾苗栗人。光绪年间进士。官工部主事。后回台湾讲学。甲午战争后反对清廷割让台湾,率兵抗击登台日军。失败后到广东,参加同盟会反清活动。民国成立后赴南京,为参议院议员。诗富于爱国激情。有《岭云海日楼诗钞》。

诂经精舍

拼音:ɡǔ jīnɡ jīnɡ shě 首字母大写:GJJS五笔:ydg x og wfk 诂经精舍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书院。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嘉庆八年﹐阮元任浙江巡抚时创建﹐教学内容为经史疑义及小学﹑天文﹑地理﹑算法等。同治间﹐上海亦设诂经精舍﹐光绪初并入求志书院。

戏杀

拼音:xì shā 首字母大写:XS五笔:ca rsu 戏杀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相戏误伤而致死。唐代法律规定戏杀罪轻于斗杀,明清皆以斗杀论,至光绪末年又减轻论处。

西后

拼音:xī hòu 首字母大写:XH五笔:sghg rg 西后的同义词反义词
1. (1835—1908)西宫慈禧太后。满族。叶赫那拉氏。清末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统治者。如:上畏西后,不敢行其志。——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八国联军

拼音:bā ɡuó lián jūn 首字母大写:BGLJ五笔:wt l bu pl 八国联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组成的侵华联军。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帝国主义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出兵,以瓜分中国。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掠夺财物,残杀人民。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不久德国元帅瓦德西任联军总司令,侵略军增至十万人。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后,八国联军除留一部外,其余撤回本国。

百日维新

拼音:bǎi rì wéi xīn 首字母大写:BRWX五笔:dj jjjj xwy usr 百日维新的同义词反义词
1898年(戊戌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提倡官民上书言事,改定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经济方面,倡办各种实业,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文化方面,普遍设立学堂,准许创立报馆、学会,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至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

陈衍(1856-1937)

拼音:chén yǎn (1856-1937)首字母大写:CY(1856-1937)五笔:ba tig (1856-1937) 陈衍(1856-1937)的同义词反义词
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光绪年间举人。曾任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后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诗为闽派代表作家之一,标榜“同光体”。著作有《石遗室诗话》、《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近代诗钞》等。

常州学派

拼音:chánɡ zhōu xué pài 首字母大写:CZXP五笔:ipk ytyh ipb ire 常州学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今文经学派。因创始人庄存与﹑刘逢禄都是常州人,故名。最初根据今文《公羊》经说,发挥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故亦称"公羊学派"。鸦片战争前后,龚自珍﹑魏源以《公羊》经义,发挥政见,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光绪间,廖平分析经学,详论汉今古文学的歧异,以为古学系伪造,今学乃孔子自创新制。后来康有为利用今文"托古改制",作为戊戌变法的理论依据。
12345 共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