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司

拼音:fēn sī 首字母大写:FS五笔:wv ngk 分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1.分掌;分管。 2.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 3.明清于盐运司下设分司,为管理盐务的官员。

翰林学士

拼音:hàn lín xué shì 首字母大写:HLXS五笔:fjw ss ipb fghg 翰林学士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唐玄宗开元初以张九龄﹑张说﹑陆坚等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司起草诏书及应承皇帝的各种文字。德宗以后,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亲近顾问兼秘书官,常值宿内廷,承命撰拟有关任免将相和册后立太子等事的文告,有"内相"之称。唐代后期,往往即以翰林学士升任宰相。北宋翰林学士仍掌制诰。清代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其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清末复置翰林学士,仅备侍读学士的升迁。

南面官

拼音:nán miàn ɡuān 首字母大写:NMG五笔:fm dl pn 南面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1.辽太宗耶律德光统治中国北部后,官分南北,南面官有南面京官﹑南面朝官﹑南面宫官﹑南面方州官,南面分司官﹑南面财赋官﹑南面军官﹑南面边防官等,专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参阅《辽史.百官志三﹑四》。

分务

拼音:fēn wù 首字母大写:FW五笔:wv te 分务的同义词反义词
1.分配职务。 2.犹分司。

分守

拼音:fēn shǒu 首字母大写:FS五笔:wv pf 分守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时按察使﹑按察分司,又称监司,亦可称分守。

分曹

拼音:fēn cáo 首字母大写:FC五笔:wv gmaj 分曹的同义词反义词
1.分对。犹两两。 2.分班;分批。 3.犹今之分部门,分科。 4.犹分司。

分巡道

拼音:fēn xún dào 首字母大写:FXD五笔:wv vpv ut 分巡道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官名。唐代遣使分道出巡,称为分巡某某道。明代于按察司之下设立按察分司,其长官负责监督﹑巡察其所属州﹑府﹑县的政治和司法等方面的情况,谓之"分巡道",皆戴按察副使或佥事等衔。清初仍之,乾隆时裁衔存官,代表巡抚分巡其地。

乐生

拼音:lè shēnɡ 首字母大写:LS五笔:tn tgd 乐生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祭祀典礼中奏乐歌舞的人员。明﹑清两代设乐生﹑舞生分司其事,合称乐舞生。 2.指战国燕将乐毅。

留司

拼音:liú sī 首字母大写:LS五笔:qyvl ngk 留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人称分司东都洛阳者为留司。宋因之。

食万羊

拼音:shí wàn yánɡ 首字母大写:SWY五笔:wyv gq uyt 食万羊的同义词反义词
1.传说唐武宗宰相李德裕,宣宗时以太子少保分司东都,召一善知祸福僧人问前程,僧告以将遭贬南行万里﹐不久当还,因命中注定食羊万口,有五百未满。后十余日,振武节度使遣使送米并馈羊五百,李大惊,召僧告其事,且欲还之。僧人说:羊至此,是已为相国有矣,还之无益,南行其不返乎!事见唐张读《宣室志》卷九﹑《太平广记》卷九八。后遂以"食万羊"表示听天由命﹐不必强求富贵。
12 共1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