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帖

拼音:shí qī tiē 首字母大写:SQT五笔:fg ag mhhk 十七帖的同义词反义词
草书碑帖。东晋王羲之书。唐太宗集所藏王羲之草书书札二十八通,付弘文馆摹刻而成,因第一帖首行有“十七”二字,故名。书法体势纵横,神采飞动,为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历代翻刻颇多,今存宋拓本。

潭帖

拼音:tán tiē 首字母大写:TT五笔:isj mhhk 潭帖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称"长沙帖"。 2.汇刻丛帖。北宋庆历间刘沆帅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时,命僧希白摹刻。计十卷。以《淳化阁帖》为底本,增入晋王羲之《霜寒帖》﹑《十七帖》以及王蒙﹑颜真卿等帖。与《绛帖》齐名。因刻于潭州,故名。原石毁于南宋建炎年间,翻刻本很多。参阅宋郑兴裔《郑忠肃奏议遗集.淳化帖》﹑明陶宗仪《辍耕录.淳化阁帖》。

邢侗(1551-1612)

拼音:xínɡ dònɡ (1551-1612)首字母大写:XD(1551-1612)五笔:gab wmg (1551-1612) 邢侗(1551-1612)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代书法家。字子愿,临邑(今属山东)人。万历进士,官至陕西行太仆卿。工书法,学王羲之,与米万钟、董其昌、张瑞图并称“明末四大书家”。刻有《来禽馆帖》,收王羲之《十七帖》等。有《来禽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