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

拼音:huá dōnɡ shī fàn dà xué 首字母大写:HDSFDX五笔:wxf ai jgm aib dd ipb 华东师范大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的高等师范学校。校址在上海。创建于1951年。1972年曾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等合并称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合并进入的学校恢复原建制,1980年恢复原名。设有研究生院、教育科学学院等以及教育、历史学、哲学、生物、地理学等系。

陈伯吹(1906-1997)

拼音:chén bó chuī (1906-1997)首字母大写:CBC(1906-1997)五笔:ba wrg kqw (1906-1997) 陈伯吹(1906-1997)的同义词反义词
儿童文学家。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人。曾主编《小学生》、《小朋友》等刊物。建国后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少儿出版社副社长、编审。著有童话《阿丽思小姐》、小说《飞虎队与野猪队》等,译有外国童话多种。

吕思勉(1884-1957)

拼音:lǚ sī miǎn (1884-1957)首字母大写:LSM(1884-1957)五笔:kk ln qkqe (1884-1957) 吕思勉(1884-1957)的同义词反义词
史学家。字诚之,江苏武进人。十六岁起自学古史典籍,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并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1921年出版《白话本国史》,是较早的一部有系统的中国通史。建国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作编为《吕思勉史学论著》。

刘雪庵(1905-1985)

拼音:liú xuě ān (1905-1985)首字母大写:LXA(1905-1985)五笔:yj fv odj (1905-1985) 刘雪庵(1905-1985)的同义词反义词
作曲家。四川铜梁人。1930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1939年起在重庆音乐院任教。建国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作有歌曲《长城谣》,《流亡三部曲》之二《离家》、之三《上前线》等一百三十余首,钢琴曲《中国组曲》以及话剧《屈原》的配乐等。

施蛰存(1905- )

拼音:shī zhé cún (1905- )首字母大写:SZC(1905- )五笔:ytb rvyj dhb (1905- ) 施蛰存(1905- )的同义词反义词
作家,学者。浙江杭州人。震旦大学肄业。曾主编《现代》杂志。1937年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建国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早年所作小说受弗洛伊德影响,注重挖掘人物的潜意识,有小说集《上元灯》、《将军底头》等。在文学翻译、古典文学研究方面亦有成绩。有《施蛰存文集》。

张耀翔(1893-1964)

拼音:zhānɡ yào xiánɡ (1893-1964)首字母大写:ZYX(1893-1964)五笔:xta igqy ung (1893-1964) 张耀翔(1893-1964)的同义词反义词
心理学家。北京清华学堂毕业,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后历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教授。1921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组织中华心理学会,并任会长。1922年创办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并任主编。提倡用科学实验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主要著作有《心理学讲话》、《感觉心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