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外郎
拼音:yuán wài lánɡ 首字母大写:YWL五笔:km qh yvb 员外郎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员外,本指正员以外的郎官。晋武帝始设员外散骑常侍,员外散骑侍郎,简称员外郎。隋开皇时,尚书省二十四司各设员外郎一人,为各司的次官。唐以后,直至明清,各部都有员外郎,位在郎中之次。
员外
杜甫(712-770)
拼音:dù fǔ (712-770)首字母大写:DF(712-770)五笔:sfg sghy (712-770) 杜甫(712-770)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市)。早年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多年。安史之乱中逃离长安,寓居成都,建草堂。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诗作揭露社会矛盾,反映民生疾苦,显示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练。《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高......更多
太平鼓
拼音:tài pínɡ ɡǔ 首字母大写:TPG五笔:dy guf fkuc 太平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1.打击乐器。舞蹈时用。在一个带长柄的铁圈上蒙以羊皮或驴皮﹐饰以彩画﹐柄上缀十馀小铁环﹐用细长鼓槌敲击﹐即发出咚咚铮铮的声响。参阅清王夫之《杂物赞》﹑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太平鼓》。
2.民间舞蹈。表演时一边击太平鼓﹐一边舞蹈或演唱。按唐张祜《周员外出双舞柘枝妓》诗云:"画鼓拖环锦臂攘﹐小娥双换舞衣裳。"是唐时已有此类舞蹈。宋代民间有鼓笛拍板演唱﹐名"打断"﹐政和初年禁用鼓板唱北曲﹐民间改名曰......更多
八景
拼音:bā jǐnɡ 首字母大写:BJ五笔:wt jyi 八景的同义词反义词
1.八个胜景。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晩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后来名胜地多称其景物为八景。如:燕京八景,西湖八景。
2.道教语﹐谓八采之景色。
点球
拼音:diǎn qiú 首字母大写:DQ五笔:hko ggi 点球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称“十二码球”。足球比赛规则之一。当运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故意犯规时,即被判罚点球。踢点球时,应将球置于距球门线正中11米(12码)处,除罚球队员和对方守门员外,其他队员均应退至场内罚球区及罚球弧线外。点球必须向前踢出,踢出后未经其他队员触及前不得连踢。
柳屯田
主事
拼音:zhǔ shì 首字母大写:ZS五笔:y gk 主事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主持事务。
2.官名。汉代光禄勋属官有主事。北魏置尚书主事令史,为令史中的首领。隋以后但称主事,本为雇员性质,非正规官职。金代始列为正官,职务以文牍杂务为主,也分管郎中﹑员外郎之职。明代于各部司官中置主事,官阶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又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其他官署如内务府﹑理藩院及各部亦有主事。民国初,于国务院秘书厅﹑各部及驻外使馆中,设主事,在佥事下,相当后之科员。
白行简(776-826)
拼音:bái xínɡ jiǎn (776-826)首字母大写:BXJ(776-826)五笔:rrr tgs tuj (776-826) 白行简(776-826)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文学家。字知退,下b02c(今陕西渭南)人。白居易之弟。元和年间进士。历任左拾遗、主客员外郎、膳部郎中。以写作传奇著称,有《李娃传》等名篇。
比部
拼音:bǐ bù 首字母大写:BB五笔:xx ukb 比部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官署名。三国魏始设﹐为尚书的一个办事机关。后几代因之。隋﹑唐﹑宋属刑部。元以后废。其长官﹐三国魏以下为比部曹﹐隋初为比部侍郎﹐后改称比部郎;唐宋为比部郎中及员外郎。其职原掌稽核簿籍。后变为刑部所属四司之一。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六》﹑《新唐书.百官志一》。
2.明清时对刑部及其司官的习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