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性
拼音:shàn xìnɡ 首字母大写:SX五笔:uukf ntg 善性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人善良的本性。语本《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又:"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汉赵岐注:"谓生而有善性也。"
存养
拼音:cún yǎnɡ 首字母大写:CY五笔:dhb ugj 存养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存心养性。《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意为保持人的本心,扩充人的善性。这是儒家修身之法。
②存问抚养:存养天下鳏寡孤独。
六贼
拼音:liù zéi 首字母大写:LZ五笔:uy madt 六贼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危害天下的六种恶人。
2.指北宋末之蔡京﹑朱勔﹑王黼﹑李彦﹑童贯﹑梁师成六人。他们结党营私﹐危害国家﹐被太学生陈东等斥为"六贼"。见《宋史·钦宗纪》。
3.佛教语。即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谓此六尘能以眼﹑耳等六根为媒介﹐劫掠"法财"﹐损害善性﹐故称。见《楞严经》卷四。
4.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谓此六根妄逐尘境﹐如贼劫财。
三性
拼音:sān xìnɡ 首字母大写:SX五笔:dg ntg 三性的同义词反义词
1.佛教名词。指法相宗所主张的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认为事理﹑迷悟一切诸法,均不出此三性。见《成唯识论》卷八。也称"三自性"。
2.佛教名词。指善性﹑恶性和无记性(即非善非恶之性)。
3.道教名词。指元精﹑元气和元神。
4.指人性的三个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