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

拼音:sì chuān pén dì 首字母大写:SCPD五笔:lh kthh wvl f 四川盆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在四川东部和重庆市中西部,为邛崃山、大凉山、大娄山、巫山和大巴山环绕。底部海拔250~700米,以丘陵为主。西部有成都平原。河流由边缘山地汇集长江。地表大部分覆盖紫红色砂页岩及肥沃的紫色土。气候温润,农业发达。中国重要农业区。

紫色土

拼音:zǐ sè tǔ 首字母大写:ZST五笔:hxx qc ffff 紫色土的同义词反义词
亚热带、热带湿润地区由紫色砂页岩风化物发育形成的土壤。呈紫色或紫红色。土壤矿物成分和酸碱度与母岩相近。肥力较高。土质疏松,易遭水土流失。中国在四川盆地分布最广。

成渝铁路

拼音:chénɡ yú tiě lù 首字母大写:CYTL五笔:dn iwgj qtg kht 成渝铁路的同义词反义词
从四川成都到重庆,长504千米。对四川盆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1952年建成,已电气化。

成都平原

拼音:chénɡ dōu pínɡ yuán 首字母大写:CDPY五笔:dn ftjb guf dr 成都平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由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的冲积扇组成。在四川盆地西部,以都江堰市为顶端。面积约9100平方千米。海拔600米左右。有都江堰灌溉工程。农业发达,号称“天府之国”。

大娄山脉

拼音:dà lóu shān mài 首字母大写:DLSM五笔:dd ovf mmm eyn 大娄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界山。主要在贵州省北部,北端延伸到四川。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500米左右,北陡南缓。最高峰金佛山(2251米)。在四川境内。

大巴山脉

拼音:dà bā shān mài 首字母大写:DBSM五笔:dd cnh mmm eyn 大巴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由大巴山和米仓山组成。海拔2000米左右。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四川、陕西、重庆等省市的天然省界。广义的大巴山指绵延四川、甘肃、陕西、湖北、重庆等省市边境山地的总称。最高峰大神农架(31054米),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石门

拼音:shí mén 首字母大写:SM五笔:dgtg uyh 石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春秋鲁城外门。 2.借指贤者。 3.控制水流的石闸。 4.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 5.古道路名。(1)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在秦五尺道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因路经今四川省高县境内的石门山得名。起自今四川宜宾,南抵云南曲靖,再通往昆明﹑大理等处。唐与南诏之间的交通,多经由此道。(2)指古褒斜谷通道。在今陕西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东汉的《石门颂》﹑北魏的《石门铭》最为著名。

仙人关

拼音:xiān rén ɡuān 首字母大写:XRG五笔:wm w udu 仙人关的同义词反义词
1.关隘名。在今陕西省凤县和甘肃省徽县之南。为渭河流域通往四川盆地的交通要隘。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吴玠与弟璘于此大破金兀朮军,确保巴蜀。参阅《宋史纪事本末》卷六九﹑《读史方舆纪要.汉中府.凤县》。

巫山山脉

拼音:wū shān shān mài 首字母大写:WSSM五笔:aww mmm mmm eyn 巫山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在湖北、重庆两省市间,西北东南走向。海拔1500~2000米,西为四川盆地,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横切而过,形成著名的三峡。

嘉陵江

拼音:jiā línɡ jiānɡ 首字母大写:JLJ五笔:fkuk bfw ia 嘉陵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长江上游川江段四大支流之一。源于陕西境内秦岭南部,纵贯四川盆地中部,在重庆汇入长江。长1119千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在长江支流中占首位。下游有著名的小三峡。水能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内河航道。
12 共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