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年

拼音:huí ɡuī nián 首字母大写:HGN五笔:lk jv tg 回归年的同义词反义词
太阳中心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所需要的时间。一个回归年等于365天5小时48分46秒。也叫太阳年。

平气

拼音:pínɡ qì 首字母大写:PQ五笔:guf rtg 平气的同义词反义词
1.平和之气。《管子·侈靡》:"沮平气之阳,若如辞静。"尹知章注:"言欲沮败平和之阳气,默至而无形声如辞言之静者。"一说,谓正气。郭沫若等集校:"'平气'谓正气。正气方兴,在上者每思有以'沮'之。" 2.谓使心平气和。 3.又称"恒气"。推算节气的一种方法。即把一个回归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对应二十四个节气,节气之间平均即得十五天多。我国古历除清代颁行者外,都采用平气。

登封观星台

拼音:dēnɡ fēnɡ ɡuān xīnɡ tái 首字母大写:DFGXT五笔:wgku fffy cm jtg ck 登封观星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建筑。世界重要天文遗迹之一。台址在河南省登封县告成镇。为元代郭守敬创建。主要用于测量圭表的表影长度,以定季节和回归年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明历

拼音:dà mínɡ lì 首字母大写:DML五笔:dd je de 大明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1.历法名。南朝宋祖冲之以为"古历疏舛﹑颇不精密"﹐乃于大明六年创制《大明甲子元历》﹐简称《大明历》。规定一回归年为365.2428日。其特点﹐一是改进闰法﹐将旧历中规定的十九年七闰改为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闰﹐使之更符合天象实际。二是在制历时考虑岁差﹐一百年差一度。此历当时为戴法兴所阻﹐未能实行﹐但以后诸历多从大明历所出。参阅《宋书.律历志下》﹑《南齐书·祖冲之传》。

闰日

拼音:rùn rì 首字母大写:RR五笔:ugd jjjj 闰日的同义词反义词
为调整历年(历月)长度,使之接近回归年(朔望月)而增加的一日。儒略历每四年增加一个闰日。公历中,每四百年共置九十七个闰日。伊斯兰历每三十年为一个闰周,增加十一个闰日,规定在每周的2、5、7、10、13、16、18、21、24、26、29等年的12月末置闰日。

太阳历

拼音:tài yánɡ lì 首字母大写:TYL五笔:dy bj de 太阳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阳历。历法的一种。年的长短依据天象﹐平均长度约等于回归年﹐月的长短则是人为规定。现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阳历创始于罗马(公元前46年)﹐后经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命人修订﹐而成目前所用的阳历。

夏历

拼音:xià lì 首字母大写:XL五笔:dht de 夏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俗称“农历”。阴阳历的一种。以朔望月为基础,以置闰来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接近。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闰年13个月,全年384天或385天。每月合朔之日,称为初一。月的天数基本能反映月相。中国在采用公历纪年的同时,仍沿用这一传统历法。

阴历

拼音:yīn lì 首字母大写:YL五笔:be de 阴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全称“太阴历”。历法的一种。以朔望月为编历的基础。月的平均天数与朔望月长度接近,大月30天,小月29天;年的长短是月的整数倍,与回归年无关。如古希腊历与伊斯兰历等。

积闰

拼音:jī rùn 首字母大写:JR五笔:tkw ugd 积闰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为了与一回归年的时间相符﹐阳历﹑农历各在历法上加上若干天﹐加在一月或一年中﹐称"积闰"。

历书时

拼音:lì shū shí 首字母大写:LSS五笔:de nnh jf 历书时的同义词反义词
以地球环绕太阳公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系统。其秒长等于1900年1月0日12时正,回归年全年长度的1/315569259747。
12 共1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