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力

拼音:ɡuó lì 首字母大写:GL五笔:l en 国力的同义词反义词
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所具备的实力:增强~丨~强大。

综合国力

拼音:zōnɡ hé ɡuó lì 首字母大写:ZHGL五笔:xp wgkf l en 综合国力的同义词反义词
一国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教、资源、国防、外交等各方面力量的有机综合。反映国家强弱的标志。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百二河山

拼音:bǎi èr hé shān 首字母大写:BEHS五笔:dj fgg isk mmm 百二河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蹙削

拼音:cù xuē 首字母大写:CX五笔:dhih iej 蹙削的同义词反义词
1.国土缩小,国力削弱。

俄土战争

拼音:é tǔ zhàn zhēnɡ 首字母大写:ETZZ五笔:wtr ffff hka qv 俄土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俄国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从17世纪末至19世纪末,两国进行了十余次战争,俄国胜多负少,相继夺得黑海沿岸、高加索地区和巴尔干半岛大片土地。俄国力图控制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两海峡,因遭英、法等国反对,未能成功。

国势

拼音:ɡuó shì 首字母大写:GS五笔:l rvye 国势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国力:~强大丨~蒸蒸日上。 ②国家的形势:~危殆。

官势

拼音:ɡuān shì 首字母大写:GS五笔:pn rvye 官势的同义词反义词
1.国势;国力。 2.官吏的权势。

管仲(?-前645)

拼音:ɡuǎn zhònɡ (?- qián 645)首字母大写:GZ(?-Q645)五笔:tpn wkhh (?- ue 645) 管仲(?-前645)的同义词反义词
春秋初期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颍上(颍水之滨)人。齐桓公即位后,由鲍叔牙推荐,被任命为相。在齐国改革内政,整顿军队,确立选拔人才制度,主张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使齐国力大振。又提出“尊王攘夷”的策略,终使齐桓公成就霸业。

谏逐客书

拼音:jiàn zhú kè shū 首字母大写:JZKS五笔:ysl gep pt nnh 谏逐客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散文篇名。战国末期秦李斯作。秦王发现韩国间谍利用为秦开掘水渠企图耗费秦的国力,下令驱逐在秦任官的外国人。当时任秦客卿的楚人李斯上书秦王,列举秦历代任用外国人所取得的业绩,并陈说“逐客”的害处,秦王遂取消此令。篇中大量运用铺陈排比手法,辞采华丽,富有说服力。

晋文公(前697-前628)

拼音:jìn wén ɡōnɡ ( qián 697- qián 628)首字母大写:JWG(Q697-Q628)五笔:goj yygy wc ( ue 697- ue 628) 晋文公(前697-前628)的同义词反义词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名重耳。晋献公子。因献公立幼子为太子。他流亡在外十九年。后由秦国送回。即位后整顿内政,增强军队,使国力强盛。公元前632年亲自率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大败楚军;又大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成为霸主。
123 共2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