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
拼音:ɡuān dù zhī zhàn 首字母大写:GDZZ五笔:pn io pp hka 官渡之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199年,袁绍率军南下,恃兵多粮足,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与处劣势的曹操相持。次年曹操利用袁绍轻敌和内部不稳之机,成功地突袭其后方屯粮重地,袁绍军心动摇。曹操乘机挥军全线出击,大破袁绍主力,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155-220)
拼音:cáo cāo (155-220)首字母大写:CC(155-220)五笔:gmaj rkks (155-220) 曹操(155-220)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公元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基本统一北方。208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退回北方。被封为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方实行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耕,使......更多
郭嘉(170-207)
拼音:ɡuō jiā (170-207)首字母大写:GJ(170-207)五笔:ybb fkuk (170-207) 郭嘉(170-207)的同义词反义词
三国时曹操谋士。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初投袁绍,后归曹操,任司空军师祭酒。多谋善断。官渡之战前,分析袁绍有十败,曹操有十胜,断定曹操必胜。后曹操采纳他缓攻退军之计,使袁绍诸子内讧加剧,一举轻取冀州(治今河北柏乡县北)。又建议曹操远征辽东,击破乌桓。对统一北方有所贡献。
官渡柳
徐晃(?-227)
拼音:xú huǎnɡ (?-227)首字母大写:XH(?-227)五笔:twg ji (?-227) 徐晃(?-227)的同义词反义词
三国魏大将。字公明,河东杨县(今山西洪洞东南)人。公元196年官渡之战中,曹操与袁绍两军对峙数月,他率军截烧袁军粮车,使袁军陷入被动。211年,渭南之战中,他率部奇袭渭北,使曹操打败马超,夺取关中。219年,奉命救援被困襄阳、樊城的曹军,大破蜀汉关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