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官
审官院
铨部
拼音:quán bù 首字母大写:QB五笔:qwg ukb 铨部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唐代文官由吏部铨选﹐武职由兵部铨选。宋初吏部铨选官员﹐仅限州县官及幕。文官少卿﹑监以上中书主之﹐京朝官由审官院主之﹔武官刺史﹑副率以上内职由枢密院主之。至明代﹐文归吏部﹐武归兵部。历代吏部职掌甚重﹐故常以"铨部"指吏部。
洒签
宋太宗(939-997)
拼音:sònɡ tài zōnɡ (939-997)首字母大写:STZ(939-997)五笔:psu dy pfi (939-997) 宋太宗(939-997)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赵炅”。北宋皇帝。原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炅。太祖弟。继位后兼并吴越,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在对辽的两次战争中遭大败。政治上继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禁止节度使补亲吏为镇将,收节度使所领支郡由朝廷直辖。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吏考查与选拔,又大量增加进士科名额,编修《太平御览》等书,加强“重文”风气。
磨勘
拼音:mó kān 首字母大写:MK五笔:ossd dwne 磨勘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宋官员考绩升迁的制度。唐时文武官吏由州府和百司官长考核,分九等注入考状,期满根据考绩决定升降,并经吏部和各道观察使等复验,称"磨勘"。宋代设审官院主持此事。
2.科举时代对乡﹑会试卷派翰林院儒臣等复核,称"磨勘"。
3.查核。
4.反复琢磨;钻研。
四选
拼音:sì xuǎn 首字母大写:SX五笔:lh tfqp 四选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对四种人的选拔。
2.宋代铨选官员的制度。元丰前以审官东院﹑审官西院﹑流内铨﹑三班院四个官署分掌铨选,故称四选。元丰改革官制,更名隶属吏部。
险谒
拼音:xiǎn yè 首字母大写:XY五笔:bwgg yjq 险谒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不正当的请托。语出《诗.周南.卷耳序》﹕"《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诐私谒之心。"孔颖达疏﹕"无险诐不正私请用其亲戚之心。"
新衙门
拼音:xīn yá men 首字母大写:XYM五笔:usr tgks uyh 新衙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会审公堂。清末设在上海租界里的司法审判机关﹐以区别于中国原有的审理官署﹐故称。按照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凡是中外互控的案件﹐都由会审公堂的中﹑英﹑美﹑法四国会审官审理﹐其实中国会审官形同虚设﹐不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