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法

拼音:chánɡ pínɡ fǎ 首字母大写:CPF五笔:ipk guf ifc 常平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常平。

常平本钱

拼音:chánɡ pínɡ běn qián 首字母大写:CPBQ五笔:ipk guf sg qg 常平本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施行常平法的资金。唐德宗时赵赞议行的方法。

常平仓

拼音:chánɡ pínɡ cānɡ 首字母大写:CPC五笔:ipk guf wbb 常平仓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古代为调节粮价、备荒救灾在各地设置的粮仓。始于西汉。清代中叶之后大多名存实亡。

常平盐

拼音:chánɡ pínɡ yán 首字母大写:CPY五笔:ipk guf fhl 常平盐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盐铁使刘晏仿常平仓制,在距离产区较远地方运储食盐,当商绝盐贵时,用平价出售,以稳定盐价,称为"常平盐"。后代亦有仿行。

常平

拼音:chánɡ pínɡ 首字母大写:CP五笔:ipk guf 常平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一种调节米价的方法。筑仓储谷,谷贱时增价而籴,谷贵时减价而粜。汉宣帝时耿寿昌首创。 2.即常平仓。 3.长期平衡。

常平钱

拼音:chánɡ pínɡ qián 首字母大写:CPQ五笔:ipk guf qg 常平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旧时官方预储供借贷的银钱。

都图

拼音:dōu tú 首字母大写:DT五笔:ftjb ltu 都图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史.袁燮传》:"浙西大饥,常平使罗点属任振恤。燮命每保画一图,田畴﹑山水﹑道路悉载之,而以居民分布其间,凡名数﹑治业悉书之。合保为都,合都为乡,合乡为县,征发﹑争讼﹑追胥,披图可立决。"此为有"都图"之治。后因以指标明乡村区划﹑四至的地图。

青苗法

拼音:qīnɡ miáo fǎ 首字母大写:QMF五笔:gef al ifc 青苗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1.也称常平给敛法﹑常平敛散法。宋王安石新法之一。其法以诸路常平﹑广惠仓所积钱粮为本﹐在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出贷给民户。春贷夏收﹐夏贷秋收。每期收息二分。本意在以低息限制豪强盘剥﹐减轻百姓负担﹐但因在施行中弊端层出﹐又遭到保守派的反对而废止。以后兴废无常﹐原意也渐丧失。

青苗钱

拼音:qīnɡ miáo qián 首字母大写:QMQ五笔:gef al qg 青苗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代赋税名。大历元年﹐诏天下苗一亩征税钱十五﹐以补百官俸钱﹐因国急用﹐当苗青即预征﹐又有地头钱每亩征二十﹐通称"青苗钱"。 2.宋代在青黄未接时发放的农业贷款。(1)宋仁宗时﹐陕西转运使李参在辖区内贷出的钱。《宋史.李参传》:"﹝李参﹞部多戍兵,苦食少。参审订其阙,令民自隐度麦粟之赢,先贷以钱,俟谷熟还之官,号'青苗钱'。经数年,廪有羡粮。熙宁青苗法,盖萌于此矣。"(2)宋熙宁二年﹐王安石创......更多

三仓

拼音:sān cānɡ 首字母大写:SC五笔:dg wbb 三仓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字书名。汉初,合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和胡母敬《博学篇》为一书,称"三仓",亦统称《仓颉篇》,凡三千三百字。魏晋时,又以李斯《仓颉篇》为上卷,扬雄《训纂篇》为中卷,贾鲂《滂喜篇》为下卷,合为一部,亦称"三仓"。参阅《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一》。 2.指储粮之太仓﹑石头仓﹑常平仓。
12 共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