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学

拼音:tí xué 首字母大写:TX五笔:rj ipb 提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宋崇宁二年在各路置提举学事司,掌管州县学政。金设提举学校官,元有儒学提举司。明置提学道。清设督学道﹑提学使等,俱简称提学。

提学御史

拼音:tí xué yù shǐ 首字母大写:TXYS五笔:rj ipb ttg kri 提学御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1. 官名,在两京督察学政的御史。。如:提学御史房襄。——清·张廷玉《明史》。

钟惺(1574-1624)

拼音:zhōnɡ xīnɡ (1574-1624)首字母大写:ZX(1574-1624)五笔:qkhh njt (1574-1624) 钟惺(1574-1624)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万历年间进士。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与谭元春同为竟陵派创始人。提倡幽深孤峭的文学风格。有《隐秀轩集》。

李梦阳(1473-1530)

拼音:lǐ mènɡ yánɡ (1473-1530)首字母大写:LMY(1473-1530)五笔:sb ssq bj (1473-1530) 李梦阳(1473-1530)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代文学家。字天赐、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弘治年间进士。在户部郎中任上,因弹劾宦官刘瑾,下狱免职。刘瑾死后复出,官至江西提学副使。“前七子”之一。提倡复古,反对台阁体诗风的空泛无味,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有《空同集》。

刘熙载(1813-1881)

拼音:liú xī zǎi (1813-1881)首字母大写:LXZ(1813-1881)五笔:yj ahko fal (1813-1881) 刘熙载(1813-1881)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文学批评家。字伯简,号融斋、寤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使,后主讲上海龙门书院。所撰《艺概》为有影响的诗文评论著作。有《昨非集》。

文宗

拼音:wén zōnɡ 首字母大写:WZ五笔:yygy pfi 文宗的同义词反义词
1.备受尊崇的文章宗伯。 2.明清时称提学﹑学政为文宗。亦用以尊称试官。

学官

拼音:xué ɡuān 首字母大写:XG五笔:ipb pn 学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1.学校的房舍。 2.指学校。 3.指古时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如汉代开始设置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开始设置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宋以后的提学﹑学政和教授﹑学正﹑教谕等。又称教官。

寄学

拼音:jì xué 首字母大写:JX五笔:pds ipb 寄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指在州县官学就学的外地士人。 2.明代童生,通过捐纳或经提学考试核准,而取得同秀才同等的待遇,称为"寄学"。

三司

拼音:sān sī 首字母大写:SS五笔:dg ngk 三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各代所指不同。①东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 ②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 ③唐代后期至宋代称盐铁、户部、度支为三司,统管国家财政,后废。 ④金代称劝农、盐铁、度支户部三科为三司,后废。 ⑤明代以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称三司。 ⑥清末以各省的布政使司或民政使司、按察使司或提法使司、提学使司合称三司。

视学

拼音:shì xué 首字母大写:SX五笔:pym ipb 视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1.周制,天子亲临国学行春秋祭奠及养老之礼,称"视学"。 2.天子亲往或派有司到国学对学子进行考试。《礼记.学记》:"未卜禘,不视学。"孔颖达疏:"视学谓考试学者经业。或君亲往,或使有司为之,非天子大礼也。"《新唐书.礼乐志四》:"天子有时而行之者,曰封禅﹑巡狩﹑视学﹑耕籍﹑拜陵。"后泛指官员考察学政。 3.学官名。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学部奏定各省提学使司设省视学六人,承提学使之命,巡......更多
12 共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