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剧
拼音:xīn jù 首字母大写:XJ五笔:usr ndj 新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文明戏”。中国的早期话剧。1907年在日本新派剧的影响下产生。1910年后盛行于上海、汉口等地。演出大多采用幕表制。主要剧团有春柳社、春阳社、进化团等。辛亥革命后逐渐衰落。
陈大悲(1887-1944)
拼音:chén dà bēi (1887-1944)首字母大写:CDB(1887-1944)五笔:ba dd hdh (1887-1944) 陈大悲(1887-1944)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剧活动家、剧作家。浙江杭县(今余杭)人。早年曾演新剧,后去日本学习戏剧。1921年参与组织民众戏剧社。后在北京开展爱美的戏剧运动。1940年曾在汪伪政府外交部任职。1944年导演话剧《怒吼吧,中国》,旋遭暗杀。有剧本《英雄与美人》、《幽兰女士》,论著《爱美的戏剧》等。
李叔同(1880-1942)
拼音:lǐ shū tónɡ (1880-1942)首字母大写:LST(1880-1942)五笔:sb hi m (1880-1942) 李叔同(1880-1942)的同义词反义词
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艺术教育家。僧人。法名演音,号弘一,祖籍浙江平湖,世居天津。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词。1905-1910年在日本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习西洋绘画和音乐。曾参与创建“春柳社”。回国后在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绘画、音乐教师。作有歌曲《春游》、《早秋》等,并采用外国歌曲填配新词作为教材。1918年出家。后专研戒律。有《弘一大师全集》、《弘一法师书法集》、《李叔同歌曲集》等。
汪优游(1888-1937)
拼音:wānɡ yōu yóu (1888-1937)首字母大写:WYY(1888-1937)五笔:igg wdn iytb (1888-1937) 汪优游(1888-1937)的同义词反义词
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演员、剧作家。江西婺源人。早年曾演新剧。1921年参与组织民众戏剧社,倡导爱美的戏剧。后参加戏剧协社。有剧本《好儿子》及论著《我的俳优生活》、《优游室剧谈》等。
新派剧
拼音:xīn pài jù 首字母大写:XPJ五笔:usr ire ndj 新派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日本剧种之一。初名“壮士剧”或“书生剧”。明治维新后由歌舞伎改良而成。多以写实手法表现现实生活。演出用对话体自由发挥,并采用近代舞台装置。20世纪初趋于衰落。对中国早期话剧(新剧)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欧阳予倩(1889-1962)
拼音:ōu yánɡ yǔ qiàn (1889-1962)首字母大写:OYYQ(1889-1962)五笔:arq bj cn wgeg (1889-1962) 欧阳予倩(1889-1962)的同义词反义词
演员,戏剧家。湖南浏阳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春柳社。回国后倡导新剧运动。1926年任民新影片公司编导。1929年主持广东戏剧研究所。1932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抗战时期任广西艺术馆馆长。建国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中国剧协副主席和中国舞协主席。有话剧剧本《桃花扇》、《黑奴恨》;电影剧本《玉洁冰清》、《天涯歌女》;论著《自我演剧以来》、《电影半路出家记》等。
文明戏
曾孝谷(1873-1937)
拼音:cénɡ xiào ɡǔ (1873-1937)首字母大写:CXG(1873-1937)五笔:ulj ftb wwk (1873-1937) 曾孝谷(1873-1937)的同义词反义词
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四川成都人。清末留学日本学习美术。1906年与李叔同等在东京创办艺术团体春柳社。1907年根据美国斯陀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黑奴吁天录》,是中国早期话剧的第一个剧本。
王钟声(约1883-1911)
拼音:wánɡ zhōnɡ shēnɡ ( yuē 1883-1911)首字母大写:WZS(Y1883-1911)五笔:ggg qkhh fnr ( xq 1883-1911) 王钟声(约1883-1911)的同义词反义词
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浙江上虞人。早年留学德国。1906年回国,加入同盟会。次年在上海组织新剧剧团春阳社。辛亥革命时在上海参加起义,旋北上天津策划起义,事泄被捕遭杀害。编演的剧目有《秋瑾》、《徐锡麟》、《爱国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