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
拼音:yǒu sè jīn shǔ 首字母大写:YSJS五笔:e qc qqq ntk 有色金属的同义词反义词
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常见的有铜、铝、镍、铅、锌、钨、钼、锡、锑、汞等。是国民经济、人民日常生活及国防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
甘肃省
拼音:ɡān sù shěnɡ 首字母大写:GSS五笔:fghg vh ith 甘肃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甘”,别称“陇”。在中国西北部。面积4544万平方千米。人口2388万(1995年)。有回、藏、东乡等少数民族。清代置省。省会兰州。东南部主要属黄土高原,黄河流贯;西北部为河西走廊。基本上处暖温带。自东南向西由湿润区过渡到干旱区。工业以重工业为主。石油化学和有色金属工业较发达,镍产量居全国首位。农作物有小麦和胡麻等。
巴西高原
拼音:bā xī ɡāo yuán 首字母大写:BXGY五笔:cnh sghg ymk dr 巴西高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南美洲中东部的大高原。因主要在巴西境内,故名。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外面积最大的高原。地表起伏和缓,大部分海拔600~900米,从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边缘近大西洋岸有著名的大崖壁。铁、锰、有色金属、水晶等矿藏丰富。
大厂锡矿
拼音:dà chǎnɡ xī kuànɡ 首字母大写:DCXK五笔:dd dgt qjq do 大厂锡矿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储量最丰富的锡矿。在广西南丹境内。1986年建成。以锡为主,伴生铅、锌、金、银等多种有色金属。为国内采、选、冶结合的以锡金属为主的综合性生产基地。
掸邦高原(掸shàn)
拼音:dǎn bānɡ ɡāo yuán ( dǎn s h à n )首字母大写:DBGY(DSHàN)五笔:rujf dtb ymk dr ( rujf s h à n ) 掸邦高原(掸shàn)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南亚面积最大的高原。面积17万平方千米。海拔1000~1300米。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萨尔温江纵贯南北。河谷为主要农业区。多铅、锌、银等有色金属矿藏。产宝石著名。
湖南大学
拼音:hú nán dà xué 首字母大写:HNDX五笔:ide fm dd ipb 湖南大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以有色工业学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校址在长沙。创建于1926年。后校名数次变更,1959年恢复现名。设有矿冶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文理学院等以及矿物工程、有色金属冶炼、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应用数学力学、社会科学等系。
南非高原
拼音:nán fēi ɡāo yuán 首字母大写:NFGY五笔:fm hd ymk dr 南非高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非洲南部。大部分海拔1000~2000米。中部是卡拉哈里沙漠,地势最低。东、南、西三面形成绵延数千千米的弧形大断崖。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有色金属及金刚石等矿藏极为丰富。
纽芬兰岛
拼音:niǔ fēn lán dǎo 首字母大写:NFLD五笔:xnhg awv udf qmk 纽芬兰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美洲东部的岛屿。属加拿大。面积112万平方千米。大部分为低高原。全岛三分之一地区覆盖着针叶林。有色金属和石棉矿藏丰富。海岸曲折,东南岸外的纽芬兰浅滩为世界最大渔场之一。
原材料工业
拼音:yuán cái liào ɡōnɡ yè 首字母大写:YCLGY五笔:dr sft ouf a oh 原材料工业的同义词反义词
对采掘工业产品进行加工,生产各种原材料的工业的总称。它既从采掘工业得到矿产原料、燃料,又为制造工业提供原材料和动力。一般包括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基本化工、建材工业及电力工业等。
哈萨克斯坦
拼音:hā sà kè sī tǎn 首字母大写:HSKST五笔:kwg abu dq dwr fjg 哈萨克斯坦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亚国家。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东邻中国。面积27173万平方千米。人口1700万(1995年),民族众多。首都阿克莫拉。中部为丘陵,北部、西部分别为平原、低地,东、东南边缘为山地。温带大陆性气候。矿物种类多且储量大。有色金属工业和煤炭工业发达。盛产小麦和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