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

拼音:wǔ yīnɡ diàn 首字母大写:WYD五笔:gah amd naw 武英殿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清宫殿名。在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内。乾隆时曾在此校刻《十三经》﹑《二十四史》等书,名武英殿本,简称殿本。

武英殿聚珍版书

拼音:wǔ yīnɡ diàn jù zhēn bǎn shū 首字母大写:WYDJZBS五笔:gah amd naw bci gw thgc nnh 武英殿聚珍版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武英殿聚珍版全书》。丛书名。武英殿是清宫内殿名,设有修书处。1773年乾隆帝命从《永乐大典》中汇辑罕见著作,计一百三十八种,用木活字排版,定名“聚珍版”。

殿本

拼音:diàn běn 首字母大写:DB五笔:naw sg 殿本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武英殿官刻本的简称。因刻印书籍机构设在武英殿﹐故名。也称殿版。所刻书籍以刻工精整﹐印刷优良着称。

殿阁

拼音:diàn ɡé 首字母大写:DG五笔:naw utk 殿阁的同义词反义词
1.殿堂楼阁。 2.宋代大学士皆带殿阁衔﹐以崇其资望﹐如集贤殿﹑右文殿之类。明清两代﹐大学士为内阁长官﹐仍以殿阁名入衔﹐如明之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清之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等。故宰执又通称为"殿阁"。

官板

拼音:ɡuān bǎn 首字母大写:GB五笔:pn src 官板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府刻板刊行的书籍。如宋秘书监﹑茶盐司﹑漕司﹑郡庠﹑县斋及府州县学,元国子监﹑各路儒学﹑府学﹑兴文署,明南北监以及清武英殿等诸官书局所刻的书,均称官板。 2.即铜钱。

黄景仁(1749-1783)

拼音:huánɡ jǐnɡ rén (1749-1783)首字母大写:HJR(1749-1783)五笔:amw jyi wfg (1749-1783) 黄景仁(1749-1783)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诗人。字汉镛、仲则,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人。早年科举不利,做过武英殿签书官、候补县丞。一生愁苦潦倒,诗作多抒发凄凉寂寞之苦。《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为其名篇。有《两当轩集》。

仿宋体

拼音:fǎnɡ sònɡ tǐ 首字母大写:FST五笔:wyt psu wsg 仿宋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印刷字体的一种。1916年左右,钱塘丁辅之﹑丁善之等根据清武英殿聚珍版本,仿刻北宋欧体字行世,有方形﹑长形,称"聚珍仿宋"。后来又有发展,通称"仿宋体",亦称"仿宋字",以与明代以来横细直粗的宋体字相区别。

张瑞图(1570-1641)

拼音:zhānɡ ruì tú (1570-1641)首字母大写:ZRT(1570-1641)五笔:xta gmd ltu (1570-1641) 张瑞图(1570-1641)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代书画家。字长公,号二水,晋江(今属福建)人。万历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书法能蹊径自辟,有奇逸之趣,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并称“明末四大书家”。画学黄公望。有《张瑞图人物册》。

铜活字

拼音:tónɡ huó zì 首字母大写:THZ五笔:qmgk itd pb 铜活字的同义词反义词
1.铜制的印刷活字。公元1403年﹐朝鲜已开始大量铸造铜活字印书。制法先用黄杨木刻字﹐翻成砂模﹐注入铜液成字。中国明代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年)﹐在无锡﹑常州﹑苏州﹑南京一带曾广泛应用铜活字印书。清雍正四年(1726年)﹐武英殿曾用铜活字印行《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亦省称"铜字"。